莫比乌斯光环 作品

第44章 从比亚埃尔莫萨到梅里达与溶洞圣井(第3页)

整只鬣蜥被木棍贯穿,呈伸展状烤制,表皮焦黑如炭,鳞片边缘卷曲翘起,露出皮下橙红色的肌肉纤维。头部保留完整,眼球在高温下爆裂成灰白色凹洞,牙齿外露,四肢爪钩因收缩呈现狰狞的弯曲。按玛雅传统处理,内脏被掏空后填入玉米面团和南瓜花,腹部鼓胀如陶罐。当地人传统是仅用海盐与酸橙汁提味,强调食材本真,腥气被酸味压制。后来西班牙传教士引入大蒜与牛至,混搭出“野蛮与文明的妥协之味”。

鬣蜥被架在龙舌兰叶包裹的炭火坑上,脂肪滴落时腾起蓝色火苗,混合燃烧香脂木的烟雾,形成刺鼻的树脂焦香。表皮涂抹胭脂树籽油与哈瓦那辣椒酱,随烤制渗出血色油光。腿部肌肉类似青蛙腿,纤维细密但更坚韧,需撕咬咀嚼,因鬣蜥以昆虫与植物为食带微弱土腥味。尾部脂肪层丰厚,烤化后口感似鸡皮,但更肥腻,混合烟熏与树脂余韵。填入的玉米面团吸收鬣蜥油脂,外脆内糯,南瓜花微苦平衡油腻。初闻似烤鸡,但尾调混入沼泽湿地的藻类腥气,咀嚼后鼻腔残留香脂木的苦甜,如焚香后的庙宇余韵。

王月生当晚魂穿回后世时还顺手查了一下,居然仍然有这道菜,后世尤卡坦的旅游餐厅将鬣蜥肉切碎填入玉米卷,佐以芒果莎莎酱。

第28-32天是从坎佩切到梅里达约180公里的行程。团队沿石灰岩平原骑行,白天气温高达30c,需防晒。这里缺乏地表河流,好在有向导可以精准规划水源点依赖天然井补给水源。

考察团正在一口叫做ikkil的天然井处取水。这个井口直径约60米,呈近乎完美的圆形,石灰岩壁垂直向下延伸26米,裸露的岩层上密布藤蔓如同绿色瀑布倾泻而下。井畔石台已坍塌,表面残留碳化的香脂木灰烬与氧化发黑的血渍,混合成刺鼻的硫磺气息。井口附近岩壁有褪色红漆绘制的雨神查克图腾,其象征闪电的第三只眼已被风化剥落。岩壁凿有简陋石阶,供玛雅妇女以陶罐取水,台阶边缘磨损严重,部分覆满苔藓。井水深约40米,水体因富含碳酸盐矿物而呈现翡翠般的蓝绿色,阳光从井口射入时,水面波纹将光线折射为晃动的光斑,犹如水下星辰。井壁顶部残留坍塌的石灰岩碎块,部分悬垂如巨兽獠牙,岩缝中渗出的地下水形成细小瀑布,落入井中时发出空灵回响。岩壁附生乳白色淡水海绵,随水流摇曳如幽灵之手;蓝藻在阳光照射区形成荧光绿斑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