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系统的解释与济济一堂(第3页)
众人来到教室前,先见到阿宽和洗衣店李老板的外甥兼帮工陈阿四、那天王月生没见到的住在李老板洗衣店楼上的锅炉工黄阿贵、杂货店肯叔隔壁开中餐馆的宝仔等几个年轻人站在门前迎候大家。这几位年龄相近,脾气相投,过去一段时间来往很多,这次提前过来一起布置会场。
大家在门口随便寒暄了几句,互相让着,三四十人在肯叔和李老板带头下,步入大教室。这个教室临街门面上保持着平时的样子,没任何异常,但众人一进去便发现,里面被前面几个年轻人布置得焕然一新。当然,并不是说几人把家具陈设都换了,而是说突然多了些后世概念中的软装和摆设。平时当做工人夜校时的黑板上用彩色粉笔写着“恳谈茶话”四个字,讲台两侧各摆放一个类似后世易拉宝的东西,当然此时众人并不知道什么易拉宝,只见是个可以折叠和打开的木架子上各撑起一副印刷得非常精美的布。每块布都是红色的底子,上面都有从上到下的四个金色的大字。左边的是“血浓于水”,右边的是“协力互助”。布的四周都绘有各种花花绿绿的图案,甚是好看,感觉比以前国内过年时贴的年画还要漂亮。
教室经过了简单的打扫,平时工人上课的桌椅被摆成了讲台前并在一起三面环坐的样子,桌子上间隔地摆了不少竹编和藤编的小盘子,里面摆满了花生、瓜子、中式点心、中式糖果和几样蜜饯,还对应着每个座位在桌子上放了一个崭新的不大的白色搪瓷缸。这个教室在工厂区,搭着工厂的电线引了一段,成为目前利物浦都不多见的有电灯的教室。此时并不甚明亮的灯光照映下,雪白的搪瓷缸依然反射出吸人眼球的目光。缸子被刻意地摆放过,在桌子上大致排成了一条线,正对着座位那面有四个红色的字“四海一家”。
这种在后世已经Low到不行的茶话会场面,对于此刻的众人,却是分外新奇和高大上。毕竟,不说在国外没有机会大家这么聚集,即便在国内,各村社戏或者过年宗族聚会时,也是用聚餐的形式。而且,那些花生、瓜子、饼干、糖果、蜜饯,虽然不甚贵重,但在国内时也不是普通人家平时随便就能吃的,更不要说万里之外见到有这么家乡味的东西,令到来的各位分外的亲切与感动,纷纷拱手向阿宽致意道“有心了”“破费了”,还有人亲切地笑骂着阿四、阿贵、宝仔等人跟着贵人学会做事了云云,倒让这三位缩头缩脑地哂笑。
阿宽也连忙拱手还礼,并延请肯叔、李老板先行居中落座,其他人纷纷谦让着也随后各自坐下。阿宽并未走上讲台,而是站到了三面围拢的空间当中稍偏位置,略微侧身,先向各位来宾作了一个团揖,肯叔、李老板和众人纷纷点头,然后朗声说道,“此次请各位乡亲父老和来英国的前辈会晤,并无其他目的,第一是兄弟自落脚利物浦,承蒙各位照顾,我兄长生哥特意让我准备些薄茶向各位致谢,”说话间,阿四等三人已从旁边铸铁煤炉上取过一直烧滚的大铁壶,将里面烹着的普洱茶逐一倒进各人面前的搪瓷缸中。待大家面前都有了茶,阿宽带头举杯向各位扬了扬,然后轻啜一口,随即放下。各人也纷纷有样学样,点到为止,因为里面毕竟是刚烧开的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