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染青山客 作品

第236章 还有另外一个人(第3页)

车子刚驶入医院停车场,洛保就看到穿着白大褂的中庭游子站在门诊楼门口等候,手里还拿着一叠病例夹。她推开车门,语气带着医生间特有的熟稔:“中庭先生,我们这趟千里迢迢来,总不能光看你医院的天花板吧?”

中庭游子笑着迎上来,镜片后的眼睛弯成了月牙:“洛医生放心,早就准备好了。知道你专攻中医,特意整理了近三年的疑难病例,尤其是那些西医治疗效果不佳、适合中医介入的案例。”

他翻开最上面的病例夹:“比如这个反复发作的偏头痛患者,用了半年西药仍有副作用,我们想请你看看针灸配穴和中药调理的方案;还有那个中风后遗症的老人,肢体麻木一直没改善,或许能试试你的推拿手法。”

洛保接过病例夹,指尖划过密密麻麻的诊断记录,眼神专注起来:“学术交流本就该是互通有无。你们的神经内科在脑血管病急性期治疗上有优势,我们中医在慢性调理和功能恢复上有经验,正好互补——可不是来给没病人的‘空架子’讲课的。”

林小川在旁边补充:“师父在中国的时候就常说,脱离临床的学术交流都是空谈。”

中庭游子深表赞同:“我也是这个意思。上午先带你们查房,接触几个典型病例,下午一起讨论治疗方案,晚上还有个小型研讨会,让科室的年轻医生跟你请教中医辨证的思路。”他看向赤井秀一,礼貌地点了点头,“这位先生是……”

“家属,陪我来的。”洛保言简意赅,顺手把病例夹递回给中庭,“先去看病人吧,偏头痛那个我有点兴趣,正好最近整理了套‘头针结合耳穴’的疗法,想试试效果。”

赤井秀一跟在后面,看着洛保走进病房时的样子——没有了在实验室的紧绷,也没有了面对组织时的戒备,只是自然地坐在病床边,伸手为老人号脉,询问症状时的语气温和又专业,指尖搭在腕上的力道都透着分寸。

中庭游子在一旁低声对林小川说:“早就听说洛医生年纪轻轻却有二十年临床经验,今天总算能亲眼见识了。”

林小川得意地扬起下巴:“我师父厉害的地方多着呢,你们慢慢学,

洛保写完最后一味药,把药方递给护士,才转头看向中庭游子,语气里带了点探究:“说起来,日本的汉方药本就源自中医,你们科室也有专门研究的医生,何必特意请我来?这些病人交给你们的汉方医师看,未必差到哪里去。”

中庭游子推了推眼镜,语气诚恳:“汉方药在日本确实有传承,但更多是遵循古方,少了些临床变通。就像刚才那个偏头痛病人,我们用了《伤寒论》里的经典方剂,效果却一般。而洛医生你擅长‘辨证施治’,同一个病,在你手里能根据病人的体质调整药方,这才是我们想学习的精髓。”

他指了指病例夹上的记录:“比如你刚才加的‘川芎’,剂量比古方少了三成,却加了‘蔓荆子’——这点改动看着小,却是几十年临床摸出来的门道,不是书本能教的。”

洛保挑眉,拿起桌上的针灸模型,指尖点过太阳穴的位置:“你们学的是‘方’,我教的是‘法’。就像针灸,穴位是死的,但进针角度、捻转力度,得看病人当下的脉象来定。这不是照搬古籍能学会的。”

林小川在旁边帮腔:“我师父治过一个顽固性失眠的病人,西医查不出病因,她看了舌苔、号了脉,就用三根针斜刺风池穴,配合酸枣仁汤,三副药就见效了。这就是‘辨证’的厉害之处。”

赤井秀一靠在门边听着,忽然想起洛保在组织里分析药物副作用时的样子——那时她总能精准预判不同体质对药剂的反应,原来不是单靠实验数据,更有中医“因人而异”的功底在里面。

洛保放下针灸模型,走向下一个病房:“病人当然该由你们的医生主导治疗,我只是来做‘添头’的。碰到你们觉得棘手的病例,我提些中医的思路,能让病人少受点罪,这趟交流就算没白来。”

洛保的声音陡然冷了几分,手里的病例夹“啪”地合上,目光扫过中庭游子:“我得把话说清楚——交流是交换思路,不是手把手教你们怎么治病。我可以告诉你们‘这个病人肝阳上亢该平肝’,但不会说‘用哪几味药、各多少克’;可以提‘针灸选风池还是百会’,但进针的角度和手法,恕我不能透露。”

她走到窗边,看着楼下往来的患者,语气里带着不容置喙的坚决:“我手里的东西,是师父传下来的,是我在临床摸爬滚打二十年攒下的保命本事,不是能随便拿出来教人的。你们学的汉方药已经有完整体系,缺的是临床变通的思路,我可以给思路,但治法治则,恕我保留。”

中庭游子的脸色僵了僵,随即苦笑:“是我唐突了,洛医生别往心里去。能听到您的思路,已经是我们的荣幸。”

“治病救人的法子,本就该各有传承。”洛保转过身,语气缓和了些,“就像你们神经内科的介入手术,核心技巧也不会随便教给外人吧?我今天说这些,不是藏私,是规矩。”

她把病例夹递回去:“接下来的病人,你们先看,有拿不准的地方问我,我只提方向,具体方案你们自己定。至于扎针用药,恕我一概不沾手——我是来交流的,不是来当你们临床医师的。”

林小川在旁边点头附和:“我师父的针灸手法是独门的,当年学的时候扎坏了多少银针才练出来,哪能随便让人看?”

赤井秀一看着洛保挺直的背影,忽然明白她这份坚持里的分量——那些不肯外传的手法和药方,不仅是医术,更是她在黑暗里守住的一方净土,是和“组织研究员”身份彻底切割的证明。

中庭游子叹了口气,重新翻开病例:“好,就按洛医生说的来。这个帕金森病人,我们用了西药后震颤减轻,但便秘严重,您看从中医角度……”

洛保的注意力立刻被拉回病情,眉头微蹙:“帕金森在中医属‘颤证’,多是肝肾阴虚。便秘的话,先别忙着用泻药,看看舌苔——要是舌红少津,试试增液汤加减,滋阴润肠比强行通腑更稳妥。”

她没说具体药材剂量,只点出“滋阴润肠”的方向,中庭游子却眼睛一亮,立刻在病例上记下:“有道理!我们之前只想着对症,没考虑阴虚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