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霸道 作品

第208章 《青山问道:在沉默的永恒里照见心魂》

暮色漫过峰峦时,青山总以同一种姿态矗立——肩挑云霭如披旧裳,足抵厚土似植深根,千万年未改的轮廓里,藏着天地间最朴素的修行密码。当我们将目光从流水的蜿蜒、云絮的飘转收回,落定在这沉默的青灰色上,忽然懂得:所谓人生至境,原是在“稳”与“淡”的褶皱里,藏着穿透时光的生命哲学。

一、稳者,心之锚点:在动荡里植下根系

山的“稳”,从不是僵硬的凝固。你看它承接暴雨时岿然不动,却在岩缝里养出清泉;历经寒暑时棱角依旧,却在褶皱间孕出草木。这让我想起庄子笔下的“虚室生白”——真正的稳定,是内心有一方不受外物摇撼的“虚静之室”,容得下风雨呼啸,也盛得住岁月清光。

现代人常困于“速朽”的焦虑:信息如洪流裹挟着价值崩塌,欲望似藤蔓缠绕着方向迷失。但青山早以亿万年的静默作答——它不追赶日月,却让日月在自己的脉络里流淌;不定义高低,却让群峰在自己的襟怀里俯仰。人生之稳,从来不是对抗变化,而是如根系深扎于存在的本质:知道自己为何而活,便不会被潮流卷走;守住内心的秤杆,便不会在比较中失重。就像那些在喧嚣里沉心做事的人,不随热点起伏,不被掌声惑乱,用日复一日的专注,把日子酿成刻进时光的碑铭——这便是“稳似青山”的第一层真意:稳,是清醒的自守,是把生命的地基,打在名为“本真”的岩层里。

二、不矜不伐:当光芒藏进泥土的褶皱

山从不说“我承载了万物”,却让每一只路过的鸟、每一朵绽放的花,都成了它的勋章;石从不说“我经得起打磨”,却在千万次的风化里,把棱角磨成岁月的纹路。这种“不矜”的智慧,暗合《道德经》里的“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真正的力量,从不在喧嚣的标榜里,而在沉默的践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