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一点半 作品

第36章 科研之路,达者为先!(第2页)

“到时候,就算你设计的自杀开关能发挥作用,也已经造成了严重后果。”

徐爱民院士的表情很严肃,不过他依然是支持这项技术的,只是这项技术的风险必须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王建国院士等人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如果基因改造技术的风险很大,那么就算再先进,也只能永远被锁在实验室内,否则,电影中的生化危机完全有可能成为现实。

陆云从容说道:“徐老,我理解你的担心,我自已也担心,所以做了充分准备。”

“如何确保L基因载体只入侵小白鼠头顶的皮肤细胞呢?”

“我做了两重保证,在病毒外壳蛋白上镶嵌了两种特异性标记。一种是空间定位蛋白,确保它只在小白鼠毛细血管末端激活;另一种是表观遗传锁,通过检测细胞dnA甲基化水平,确保它仅对小白鼠的头顶皮肤细胞生效。”

“如何防止L基因载体变异导致空气传播呢?”

“我做了三重互锁设计。1,L基因载体在5摄氏度以上的环境中,必须持续吸收宿主细胞Atp供能,一旦脱离宿主超过10分钟,就会自动降解。2,载体中有对臭氧敏感的rnA片段,暴露在空气中超过半分钟,就会自动降解。3,载体接触到一种经过我基因编辑的胶原变体蛋白,也会自动降解。”

“等下我会给你们提供充足的样本,你们可以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随着陆云将自已的构思娓娓道来。

徐爱民院士等人再次被震惊了。

身为生物学界的大佬,他们很清楚,陆云提到的“两重保证”和“三重互锁设计”,技术难度都有两三层楼那么高,可是陆云轻松就将这些设计融入了L基因载体中,仿佛跟喝水一样简单。

这一刻,他们对陆云的科研天赋有了清晰的认知,那就是天才的思考,再加上天才的执行力!

而这两项能力,都是他们梦寐以求的。

与此同时,他们也迫不及待的想要亲眼看到陆云研究出来的L基因载体,以及L基因载体的功效!“陆云,能不能现在就给我们提供一些样本,我们想立刻开始验证。”

徐爱民院士面色和蔼的说道,此时此刻,他没有把陆云当成后辈来看待,而是……当做同辈。虽然两人年龄相差悬殊,地位也相差悬殊,但是,科研之路,达者为先!

“当然可以。”

陆云点点头道,当王建国院士跟他说会带人过来做技术评估时,他就利用“绝对掌控身体”的能力,制造了大量L基因载体-电鳗模块,放在低温保存的采样管中。

随即,陆云便将装有L基因载体的采样管取来,交给徐爱民院士。

然后,徐爱民院士将所有教授分成三个小组。

1组负责对L基因载体-电鳗模块的样本进行详细分析。

2组负责对头顶长出两个触角的小白鼠进行解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