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宓 作品

第356章 残卷泣血医脉断:墨符召魂寻旧部,道镜昭心破迷障

残卷泣血医脉断:墨符召魂寻旧部,道镜昭心破迷障惊蛰的冷雨抽打在机关城的青铜鸱吻上,溅起的水花映出半轮残月,像枚被掰断的银针悬在天际。灵枢站在“藏经阁”的丹漆柱前,指尖划过柱上斑驳的墨符——那是三年前十六名弟子临行前按的血印,如今已有七处血痕化作青黑色,恰似玄冥医盟骨针淬毒后的颜色。案上摊开的《墨经?传承篇》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泛黄,书页间夹着的弟子名册,有七个名字被虫蛀成镂空的骷髅形状。

“师兄,昨夜清点药库,发现‘还魂草’少了整整十七株。”素问的声音带着晨露的湿冷,她捧着的神农尺在掌心泛着青光,尺身刻着的“医道同源”四字,边缘正渗出暗红色的汁液,“库房石壁的墨锁有被撬动的痕迹,锁孔里残留着‘蚀骨散’的气味——与当年守陵人伤口的毒物一致。”

灵枢突然按住腰间星纹针,针尖震颤着指向窗外。雨幕中,机关城的吊桥正在自动起降,铁链摩擦的“咯吱”声里,混着若有若无的骨笛声。他想起《诗经?小雅》里的句子:“忧心悄悄,愠于群小”,此刻这诗句像根冰针,扎得太阳穴突突直跳。“这骨笛声的韵律,与古冢里那具人偶胸腔的共鸣频率完全一致。”他沉声道,指腹摩挲着星纹针尾部的月牙形凹槽,“他们在试探机关城的防御,更在试探我们的底线。”

素问将神农尺横在案上,尺身二十八宿星图中,代表弟子方位的星点忽明忽暗:“师兄可还记得师父临终前说的‘医道三劫’?如今‘传承劫’已至,若不能寻回弟子,墨家医脉怕是真要断在我们手里。”她望着名册上被虫蛀的名字,指尖在“清瑶”二字上停顿——那是她最疼爱的小师妹,临行前还缠着要学神农尺的“活脉术”。

“去‘唤魂台’。”灵枢抓起案上的青铜令牌,令牌上“墨家医令”四个字突然凹陷,露出底下刻着的道家符咒,“该用祖师爷传下的‘归心符’试试了。”他瞥向窗外越来越浓的雾气,那些雾气在檐角凝成蛇形,“不过得防着玄冥医盟的后手,这符咒一旦催动,等于向他们暴露我们的方位。”

素问从药箱取出七根银针,精准地刺入令牌背面的七处穴位:“我以神农尺布下‘隐气阵’,可暂时遮蔽符咒的灵力波动。只是这阵法需以精血维持,若超过一个时辰……”

“无妨。”灵枢打断她,指尖在令牌上的道家符咒游走,“墨家‘兼爱’之训,从来不是坐以待毙。就算耗损三年功力,也要把弟子们找回来。”

唤魂台建在机关城最高处,台面铺着北斗七星状的青石板,每块石板下都藏着墨家特制的“传讯蜂”。灵枢将星纹针插入台心凹槽,针尖触及的瞬间,整座石台发出青铜共鸣,七道光束从石板缝中射出,在雨幕中凝成北斗七星的虚影。他从怀中取出那片与古冢人偶宝石里一模一样的银杏叶,叶片遇光后浮现出细密的纹路,竟是幅残缺的地图,标注着七个红点——正是失踪弟子的最后踪迹。

“‘七星归位,医脉可续’。”素问展开神农尺,尺身二十八宿星图与石台光束相呼应,在半空投射出弟子们的虚影:有的在战场废墟里抚摸青铜药箱,有的在破庙中对着《墨经》流泪,还有三个身影被黑雾笼罩,只能看见他们手中举着玄冥医盟的骨针,“清瑶她们……好像被控制了。”她的声音发颤,神农尺突然倾斜,差点从掌心滑落。

灵枢指尖捏诀,将道家“镇魂咒”注入星纹针:“墨家‘兼爱’之训,从来不是让我们对叛徒姑息。但这些弟子中了邪术,需以‘清心符’净化。”他望着那三个被黑雾笼罩的身影,其中一个握着骨针的手势,分明是他亲传的“锁喉式”,“你看墨风的手法,虽然被邪术扭曲,却还残留着墨家针法的根基——他们并未完全沉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