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枫染 作品

第265章 金牌节目主持人

冯兰江的玉兰斋糕点厂,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手工作坊。冯丙纶开的冯氏食品厂才是真正的工厂。冯氏食品厂不仅有生产车间、包装车间、还有销售部、直营店和专门从事糕点运输的两辆箱式货车,雇佣了近百个工人。

过去,冯兰江一年也不过生产销售糕点几千斤。现在冯氏食品厂一年生产销售的糕点蜜饯一千多吨。京城、冀北各大超市里,既有冯氏生产的“玉兰斋”传统糕点和果脯专柜,又有冯氏生产的“稻香居”新式糕点和果脯专柜,产销两旺。

近几年,随着旅游热兴起,冯丙纶又搭上了旅游这趟班车。

冯氏生产的糕点蜜饯,被旅游局列为京城特产之一,在八达岭、十三陵、香山、颐和园等几十个旅游商店里都有出售。

由于冯氏糕点蜜饯包装精美,价格公平,很适合游客回家之后用来馈赠亲朋好友的赠品,这两年旅游板块的销售量增长非常快,已经占到了冯氏总销售量的三分之一。

冯氏每年生产几十万斤蜜饯果脯,当然需要收购大量的鲜果。

冯丙纶在收购水果的时候,同样质量的水果,甜水峪村民卖的价格总比外村的要高上几分。雇佣工人,他不仅优先雇佣本村的,付的工钱还比去外村或去县城打工高上那么十块八块的。

老百姓眼窝子浅,禁不起冯丙纶仨瓜俩枣的好处,甜水峪的村民都说冯丙纶好。

上午,姜丽华走访的大多是一些老人和年轻妇女。

他们或者像唐三蛟一样失去了劳动能力,或者身边有离不开手、甚至需要哺乳的娃娃。

然而,他们却不像唐三蛟那样热心村子里的事儿。问他们谁适合担任甜水峪支书,竟有一半人说不知道,让姜丽华去问他们的儿子或者她们的丈夫。

中午正是在地里劳作的青壮年回家吃饭的时候,姜丽华顾不上顾不上吃饭喝水,接连跑了二十几户人家。

直到下午两点半,青壮年又下地劳动去了,姜丽华才把摩托车停在一棵大树的树荫下,从双肩包里拿出一个面包啃了两口。

面包干硬,有些难以下咽,姜丽华不得不拿出矿泉水瓶来喝了一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