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的少年 作品
第266章 梵音渡心,真正的金刚第三难
顾渊本以为,凭自己的悟性,天下武学,皆可触类旁通。
看来,是小觑了这佛门至高宝典。
他收起经文,缓步踏出藏经阁的门槛。
门外,并非他想象中的空无一人。
方丈苦乘,达摩院首座难嗔,罗汉堂首座难空,以及一众少林核心长老,竟全都静立在阁前的广场上,身披袈裟,神情肃穆,仿佛已经等候多时。
他们的神情很复杂。
没有了之前的敌意与戒备,也没有闯关成功后的屈辱与不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混杂着释然,钦佩的眼神。
尤其是苦乘方丈,他看着顾渊,双手合十,微微躬身,神态郑重。
“阿弥陀佛。”
“顾施主,老衲与众位师弟,在此恭贺施主,成为我少林百年来,第一位真正通过‘金刚三难’考验之人。”
“过往闯关者,都只是过了‘形’,而顾施主,过的却是‘心’。”
他顿了顿,似乎在组织语言,最终缓缓道出惊人的秘密。
“江湖只知我少林有木人巷,有罗汉阵,却不知,这‘金刚三难’,真正的难,在第三关——‘金刚怒目’,亦名‘梵音渡心’。”
“苦辩、苦性两位师兄,并非不通武学。他们所修,乃是我少林一脉单传的绝学《梵音渡心禅》。此功不修气,不炼体,专攻心神。与人对坐,便可于无声处,引动他人心底最深处的欲望、执念、乃至善念。”
苦乘方丈的声音在广场上回荡,每一个字都像一口钟,敲在众人的心头。
一旁的难嗔、难空禅师脸色变幻,从惊疑到骇然,显然也是首次听闻此等秘辛。
“心有善念者,会在这梵音之下,窥见佛法之浩瀚,心生皈依之念,从此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心有恶念者,会被勾起无边欲海,或沉沦于权势,或迷失于美色,最终心神崩溃,沦为行尸走肉;而心有大志大憾者,则会陷入自己构建的幻境,与毕生之敌缠斗,或弥补平生之憾,最终在虚幻的满足中耗尽心力,再难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