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易筋难易,一诺难求
藏经阁内,檀香袅袅。
顾渊盯着面前的《易筋经》,感觉自己像是在看一本来自外星的天书。
上面的每一个梵文字母,他都认识,因为前世为了破解一处古墓,他曾下苦功研究过。
但当这些字母组合在一起,形成一句句话,一段段经文时,他却发现自己完全无法理解其中的含义。
什么“总持之门,坚固之操”,什么“韦驮献杵,三盘落地”,文字的表层意思他懂,但其中蕴含的,关于气血搬运、经脉流转的法门,却像是被一层厚厚的迷雾笼罩着,看得见,却摸不着,更不用说去修炼了。
这与他之前参悟《九阴真经》和《龙象般若经》时的感觉截然不同。
那两本神功,虽然也博大精深,但其核心逻辑是清晰的,是以武入道,只要武学见识和悟性足够,便能循序渐进。
而这本《易筋经》,给他的感觉,更像是一本哲学着作,而非武学秘籍。
“看不懂吧?”
苦辩和尚的声音从一旁传来,他不知从哪摸出来一个酒葫芦,正美滋滋地喝了一口,脸上带着几分幸灾乐祸的笑意。
苦性禅师瞪了他一眼,示意他注意形象,这才对顾渊解释道:
“顾施主,不必困惑。达摩祖师创下此经,其本意并非为了争强斗狠,而是为了强壮僧众体魄,助他们更好地参禅悟道。故而,此经,是以佛法为根,以武学为用。若无深厚的佛理修为,是无法勘破其中真意的。”
“佛理修为?”顾渊抬起头。
“不错。”苦性禅师点了点头,神情严肃,“想要真正领悟这本《易筋经》,你至少需要通读我佛门五百本以上的经典,从《法华经》到《楞严经》,从《华严经》到《维摩诘经》,都要烂熟于心,明悟其中‘空’与‘有’、‘生’与‘灭’的辩证之理。”
“只有到了那时,你再来看这本《易筋经》,才能拨开云雾,见其真貌。否则,若是强行修炼,轻则内力错乱,重则经脉寸断,走火入魔。”
顾渊闻言,陷入了沉默。
五百本佛经?
前世今生都未曾接触过佛经的学习。
他就算有两世记忆,悟性超凡,过目不忘,要把这些诘屈聱牙的经文全都读懂吃透,没个三五月的功夫,根本不可能。
似乎是看出了他的犹豫和为难,苦辩和尚嘿嘿一笑,凑了过来:“小子,你自己看是看不懂的,但是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