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得势(第2页)
话未说尽,却已是杀意。
这一夜,风雪未歇。
而宗辞伏案沉思,忽然脑海中闪过一个名字——卫子潇。
他猛然想起,卫子潇曾说过,他们当年在翟州边防时,有一次调粮……那批粮队,正是张瑜麾下。
宗辞握笔之手微微发紧。
难不成……祸起于此?
宗辞入春之后,日日随驾侍读,清晨便入宫,傍晚方归,时而诵读,时而议史。皇上年纪渐长,耳力不及,宗辞便音色沉稳、慢语清晰地讲解典章法度,久而久之,皇上十分倚重他。
这年春末,宗辞在《礼记》一篇上补注了五条,竟被皇上钦定为宫中日讲范本,翰林院诸官纷纷称其为“宗讲席”。有老臣笑言:“老夫在翰林院三十年,从未见过陛下这么喜欢一个新进士。”
宦海之中,宗辞一跃而上,不可同日而语。
朝臣之间也有不同反应,有的倾羡,有的嫉妒。尤其是三皇子君之琛一派,在二皇子彻底失势后,便悄然在朝中布子,打算接替皇权之路。
而宗辞如今正值风头,又与太子府有着隐隐交情,自然被列入三皇子的人事图谱之中。只不过宗辞素来不参与党争,只埋头做事,才让一干老臣暗中赞许。
这日宗辞侍讲后退朝,遇见内阁次辅吴大人笑着邀他:“宗大人近来甚得圣眷,可曾考虑再往前一步?”
宗辞谦逊一礼:“臣学识浅薄,不敢高攀,只盼每日所言所写不误国事。”
吴大人颔首道:“正因如此,才令人放心。”
可就在宗辞以为这一年会风平浪静度过时,一道密折却送到了皇上案前。
那折子里提到,翰林院中有人贪墨诰命文书,收受他人银两,为江南一名罪臣更改家属身份,好让其孙子能参加秋试。
皇上当即大怒,震怒之下,交由宗辞亲自带队查办。
这本该是刑部之事,却交宗辞负责,背后意味深远——一者是对宗辞信任之极,二者也极可能是试探。
宗辞回府,脸色凝重。
“怎么了?”洛云京问。
“有人利用诰命文书造假,罪大恶极。”宗辞捏着那折子,眼神沉了几分,“而且……这人或许与张瑜旧案有关。”
张瑜,正是当年被冤枉入狱、最终死于大理寺狱中的江南才子。宗辞曾查过他的案子,却没查到源头。
“我记得你曾提过,”洛云京放下手里的账册,认真地看他,“张瑜的事情里……是不是还有人未曾露面?”
宗辞点头。
“那接下来,你要小心些了。”
洛云皓的医馆在京中又开了几家分号,洛云皓给了最先来医馆的几个做堂老大夫股份,让他们各看一号,免了因着做大而分了心。
老大夫一辈子都想有一家自己的医馆,如今虽不是全然都是自家产业,可是医馆日常的事务,洛云皓实难分心管理,都交给他们处理。
就连京外都有人特意来找他们医馆看诊。
“这位洛大夫啊,年纪轻轻却是妙手回春。”
“我听说国舅夫人的头疾就是他给看好的。”
“那宗大人家的娘子可不也是……洛大夫的妹妹?”
世人眼中,宗辞风光无两,洛家也并不是跟着宗辞才起了势的。
“洛娘子可不是寻常人,据说就连南越现如今都有她的奶茶铺子,不说富可敌国也差不多了吧!”
可宗辞和洛云京却一如往常。每日照旧起居,宗辞忙朝事,洛云京管着火锅店、奶茶铺和胭脂水粉铺子。
近来她还招了几个女学生,教她们制茶和调香。
这日傍晚,宗辞回府,才推门就闻见一股甜香。
“娘子,今日做什么好吃的?”
“酸梅汤,刚煮的。”洛云京转过身,身姿曼妙,脸颊微红,“你回来得正好。”
宗辞将她抱入怀中,“近来……可有不适?”
洛云京咬唇,“其实,我今日让大哥帮我诊了脉……”
“如何?”
“他说,这胎大概是双生子。”
宗辞身子一震,低头看她的肚子,又看她的眼睛。
“真的?”
洛云京自从有孕,肚子确实不小,这如今才三个月,倒是像人家七八个月的身子,宗辞很是开心,他原本也不想让洛云京生多次,对女子的身子也不好。
可是谁又不喜欢多子多孙呢?
如今这一胎双生,岂不是完美。
他的感谢上天让他遇到了洛云京。
洛云京点头,语气里是掩不住的喜悦和小傲娇,“你如今翰林院中最红的人物,要当两个孩子的爹了,不能太张扬。”
宗辞眼圈有些红,“太好了。”
这一夜,宗辞格外温柔,一直守着洛云京,连宫中召他夜讲都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