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白灼西生菜的吕子 作品
第1章 忘川笔记(第2页)
戌时的汤铺常来个吹骨笛的鬼差。他的笛子是用自己腿骨做的,吹出来的调子总带着铁锈味。某天他喝醉了,把笛子拍在桌上:"三百年前我还是捕快,追贼时摔断腿,同僚却用我的骨头做了笛子讨好上司。"话音未落,笛子突然自己响了,吹出的竟是当年他追捕时哼的小调,调子末尾还混着个女孩的笑声。
我顺着笛声找到忘川石缝里的碎玉——那是他追贼时,从女孩发间碰掉的玉簪。当年他怕耽误追贼,没回头捡,却不知那女孩是为了等他,在原地站成了望夫石。我把碎玉嵌进骨笛,再吹时调子清亮如溪,铁锈味变成了槐花香气。后来他每次路过人间,都会在那望夫石旁吹笛,笛声里有他迟来的道歉,也有石头缝里新长出的、带着玉色的槐树苗。
梅雨季来了位撑油纸伞的先生。他的伞面绣着《清明上河图》,可图里的人都会动:挑担的货郎会对他眨眼睛,船上的歌女会朝他挥手。他说这伞是光绪年间的名匠所制,匠人死前把魂魄封在伞里,想让世人永远看见盛世繁华。"可现在伞面开始褪色了。"他摸着伞骨叹气,我往伞面滴了滴忘川水,褪色处竟长出真的桃花。
"忘川水养魂,也养执念。"我指给他看:伞面上的货郎挑着的不再是虚拟的货物,而是人间百姓寄来的心愿纸条;歌女唱的不再是旧调,而是孩子们新学的童谣。后来这把伞成了忘川河上的渡船,伞骨化作船桨,伞面化作帆,载着那些放不下人间的魂魄,去看他们牵挂的土地上,早已长出比《清明上河图》更热闹的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