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手闲书聊东西 作品

第1章 初闻归乡叹(第3页)

幕僚曾给我看过舆图,那地方在太行山脉的褶皱里,像一粒被风吹落的尘埃。

可尘埃也得落地生根——我摸了摸胸口藏着的《农政全书》抄本,那是恩师张大人临行前塞给我的,扉页上写着“为民者,当知稼穑之苦”。

书脊处夹着张字条,是他用极小的字写的:“顺治十三年,洛城报旱,抚台批文"着地方官劝谕百姓,节粮度荒",可藩库拨下的赈灾银,七成进了转运使的私囊。”

济世之火或许微弱,但只要还有一口气,就得让它在这制度的裂缝里烧起来。

走到城门外的石桥上,我回头望了望京城的轮廓,宫墙上的琉璃瓦在暮色中泛着冷光,突然想起自己初入官场时,曾在《给事中叶》里批过:“朝廷设官,当如江河灌田,而非堰塞为池。”

如今想来,那朱批早被上司用墨涂了,像滴在宣纸上的血,洇开一片模糊。

跨出宣武门时,更夫刚敲过第一梆,残月被乌云咬去半角。

马队在官道上碾过晨霜,我摸着怀中《农政全书》抄本,指腹蹭过恩师题字的“稼穑”二字,突然想起扬州瘦西湖的画舫——如今画舫换成了骡车,珠帘碎成了车辙里的冰碴。

行至真定府时,遇见逃荒的流民,他们筐里的观音土混着我的干粮碎屑,在暮色里凝成灰饼。

日夜宿晓行。

不是赴任,是把自己扔进时代的破锅里,同这千里赤地一起,煮一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