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手闲书聊东西 作品

第1章 动长安春

天汉元年的柳絮扑在未央宫朱漆柱上时,我正对着新制的汉节出神。

牦牛尾羽扫过石案,在《公羊传》扉页投下晃动的阴影——那是雁娘昨日替我誊抄的,她总说"春秋大义要渗进墨香里",却不知墨迹里混着她磨墨时指尖的血珠。

三年前父亲驿站被焚的冬夜,她也是这样攥着我的手,在炭盆里翻找《匈奴译语》的残页,指甲掐进我腕骨的凹痕,至今遇阴雨仍会作痛。

"子卿哥哥,墨要干了。"

雁娘的声音从廊下传来,带着槐花的清甜。

我抬头望去,她正站在槐树影里,青裙被风掀起一角,露出绣着银铃纹的鞋尖——那是父亲从大月氏带回的纹样,与他藏在靴底的驿站密符一模一样。

她鬓间别着半朵槐花,发梢沾着细雪般的絮子,像极了九岁那年在粮车底看见的,父亲断刀上凝结的霜。

母亲临终前的话混着药香涌上来。

她腕上的翡翠镯硌得我掌心生疼,十二道竹节纹路像极了父亲常画的匈奴驿站分布图。

那年我躲在粮车底,看见匈奴商队突袭,父亲的断刀在帐门刻下第三道记号时,被一箭贯胸——后来才懂,那是"粮尽"的密符,与镯上竹节数分毫不差。

她数着我束发的银簪,从一到十九,每数一遍就用翡翠镯在我掌心画个节杖的轮廓,直到油灯熄灭前,突然把镯子塞给我:"十九岁生辰时,让雁娘替你续上断玉。"

巷口传来五短一长的铜铃响。

我指尖一颤,穗子扫落半片槐花——是雁娘鬓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