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笔生花花公子 作品

第434章 大木(第2页)

那一日,郑森正在钱府的书房中读书。东厂的番子们如凶神恶煞般破门而入,带队之人,正是以心狠手辣着称的李有成。

郑森至今还记得那天的场景。老师钱谦益面如死灰,一众同窗哭天抢地。而他,则在混乱中被番子们用冰冷的锁链捆住,押入了那座传说中“活人进去,死人出来”的东厂诏狱。

诏狱之内,是人间炼狱。那里不见天日,酷刑与惨叫是唯一的主题。郑森亲眼目睹了太多士子因受不住酷刑而疯癫,或是在绝望中自尽。

所有人都以为,他这个钱谦益的得意门生,必然难逃一死。但最终,或许是郑家庞大的财力打通了关节,又或许是司礼监的王承恩不忍见青年才俊就此凋零,在其中斡旋周旋,他竟奇迹般地被释放了。

走出诏狱,重见天日的那一刻,郑森仿佛经历了一次死亡与重生。

这次劫难,也让他彻底看清了东林党人空谈的本质。他毅然决然地改换门庭,拜入了另一位名士——陈子龙的门下。

陈子龙与钱谦益是截然不同的两类人。他出身几社,是文武双全的实干派。他从不离身的,是腰间的长剑,而非文人的折扇。他传授给郑森的,也不是虚无缥缈的道德文章,而是经世致用的“绝学”。

陈子龙常常一边擦拭着自己的佩剑,一边对郑森说:“大木,你要永远记住八个字: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钱牧斋之流,便是前车之鉴。”

这八个字,如同晨钟暮鼓,彻底敲醒了郑森。他明白了,在这个动荡的时代,仅仅有学问是远远不够的。想要实现“大木”的抱负,必须手握实权,脚踏实地。

正因如此,他才不甘于在江南安逸度日。他此番北上京师,目的十分明确。

他要亲眼见识一番,在天子亲政之后,京师是何等气象。他要亲眼看一看,整肃之后的禁军与城防军,是何等威武雄壮。他更希望能有机会,远远地瞻仰一下那位在他心中已近乎神明的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