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笔生花花公子 作品

第295章 税制银行

内阁首辅魏藻德,那个平日里对他唯唯诺诺、几乎言听计从的“工具人”,竟然……在“商税”改革这个节骨眼上,选择了“乞骸骨”?!

崇祯皇帝坐在东暖阁那张冰冷的龙椅上,手中把玩着魏藻德那封措辞恳切、实则充满了推诿与畏惧的辞官奏疏,心中却是苦笑连连。

他想起了自己刚刚穿越而来,面对那内忧外患、国库空虚的烂摊子时,也曾试图效仿历史上的一些“中兴之主”,通过加征各项杂税,来缓解燃眉之急。他记得,这具身体的原主,崇祯皇帝朱由检,在其登基初年,便曾多次下旨,加征过什么“门店税”、“落地税”等诸多针对商户的新税。甚至在崇祯八年,还将太祖高皇帝定下的“三十税一”的商税祖制,硬生生提升到了“十税一”!其税负之重,早已超出了商民所能承受的极限!

结果呢?民间怨声载道,士子们作诗填词,或悲愤,或暗讽,抒发着对朝廷苛政的不满;商户们更是苦不堪言,纷纷歇业,或转入地下,导致商路断绝,百业凋敝。而真正流入国库的税银,却依旧是……少得可怜。

----------

“朕当初……也曾以为,只要加重税负,便能立刻充盈国库,解决这财政危机。” 崇祯在心中暗自反思,“但如今看来,问题的根本,根本就不在于是否收税,也不在于税率的高低!而在于……这税,究竟落在了谁的头上!又究竟……能不能真正收上来!”

他现在已经彻底明白了:大明朝并非没有钱!钱,都藏在那些富可敌国的江南士绅、垄断了盐铁漕运的商贾大豪、以及那些与他们勾结在一起的各级官吏手中!他们利用各种手段,偷逃漏税,将本该上缴国库的巨额财富,中饱私囊!而朝廷的各项税负,最终却都通过层层盘剥,转嫁到了那些最没有反抗能力的普通百姓和中小商户的身上!

“朕的‘商税’改革,其核心,便是要将这税法,真正落实到那些财阀巨富的头上!让他们把吞下去的,给朕……原原本本地吐出来!!”

----------

魏藻德的“请辞”,虽然让崇祯感到了一丝不快和……警惕,但他最终还是“破例”恩准了。他知道,魏藻德此人,已无多少利用价值,留他在首辅之位上,反而会成为推行新政的阻碍。让他体面地“致仕”,也算是向满朝文武传递一个“朕尚存宽容之心”的信号——只要你们不像那些谋逆的东林党和建奴奸细一般罪大恶极,朕……或许还会给你们留条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