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笔生花花公子 作品

第91章 鞑虏观望(第3页)

崇祯皇帝此刻正沉浸在“大捷”带来的巨大喜悦和虚荣之中,急需一场胜利来证明自己、稳定人心。对于唐通奏报中那些含糊其辞、甚至明显夸大战果的部分,他并未深究,更没有对那支“不明身份”的骑兵产生足够的警惕和疑虑。他欣然接受了这场“胜利”,并下旨对唐通、黄得功等所有“有功将士”,再次大加封赏。

他并未亲自参与良乡前线的战斗,更多的是在李家村大营坐镇指挥,调拨粮草,稳定后方。这种“御驾亲征”的姿态,更多的是一种政治上的象征意义,是为了向天下展现他与将士共患难、誓死保卫京师的决心。

----------

从虚假的胜利喜悦中稍稍冷静下来后,崇祯立刻将注意力转移到了战后的事务处理上。他并非完全被胜利冲昏了头脑。

“传旨兵部和李家村大营!” 他对着身边侍立的内侍下令,“立刻派员,仔细核查此次良乡之战,我军阵亡及受伤将士的详细名单!务必做到姓名、籍贯、所属部队一一对应!不得有误!”

“同时,按照朕之前颁布的优抚诏令,所有阵亡将士的抚恤金、家属安置、子女入学等事宜,必须立刻着手办理!受伤将士的医治和伤残抚恤,也绝不能有半分克扣和拖延!”

“朕要知道,朕的士兵,为谁而死,为何而伤!朕也要让天下人知道,为国捐躯者,朕绝不会忘记!朝廷绝不会亏待!”

在经历了太多的欺骗和失望之后,崇祯皇帝似乎开始尝试着,用一种更加务实、也更加注重细节的方式,来重新凝聚军心,收拾这早已破碎不堪的河山。尽管,他可能并未意识到,真正的威胁,并非来自已经被他“击败”的流寇,而是来自那个在他庆祝胜利之时,正在关外悄然集结、并用一种全新的、更加可怕的战略眼光审视着中原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