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鞑虏观望(第2页)
至于洪承畴,多尔公里尔衮更是没放在心上。“洪承畴嘛……” 他不屑地撇了撇嘴,“不过一降臣,如今在我大清羽翼之下,苟延残喘罢了。他那些小心思,无非是想左右逢源,多活几年。量他也翻不起什么风浪。”
范文程适时地补充了一句:“王爷英明。不过,据臣所知,洪先生近来……似乎与某些人暗中有所往来,其行止略显不寻常,王爷亦需稍加留意。” 他巧妙地点了一句,既显示了自己的情报能力,也提醒了多尔公里尔衮。
多尔公里尔衮却浑不在意地摆了摆手:“无妨。一只被拔了牙的老虎,还能伤人不成?他若安分守己,本王自会给他富贵。若敢心生异志,本王随时可以碾死他!” 他转而对范文程露出欣赏的笑容,“倒是范先生,忠心耿耿,谋略过人,实乃本王之子房(张良)也!多谢先生提醒。” 尽管心中对范文程也未必完全信任,但此刻,范文程的才智和“忠心”,对他而言,价值更大。
----------
就在多尔公里尔衮与范文程在盛京运筹帷幄,将大顺军和崇祯皇帝都视为囊中之物时,北京城内外,却正沉浸在一片“良乡大捷”的喜悦之中。
崇祯皇帝御驾亲征(虽然只是坐镇后方李家村大营),于良乡城外,大破流贼刘芳亮所部,斩获数千首级(其中不乏大顺军老营精锐),缴获无算!——这是由前线将领唐通、黄得功等人上报,并由朝廷和厂卫大力宣传的“官方战报”。
一时间,京城内外,鞭炮齐鸣,百姓欢呼,军心大振!所有人都认为,这是自松锦大战以来,明军取得的最为辉煌的一场胜利!压抑已久的阴霾似乎一扫而空,人们仿佛看到了大明中兴的希望!崇祯皇帝的威望,在经历了之前的血腥清洗后,竟因为这场“大捷”,而意外地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作为此战的“首功”之臣,定西伯唐通更是风光无限。他不仅上缴了大量从战场上“缴获”(实为捡拾)的大顺军老营兵的首级和精良装备,更在奏报中“详述”了自己如何指挥若定、身先士卒、奋勇杀敌、最终“击溃”流寇主力的“英勇事迹”。对于战场上曾短暂出现又迅速撤离的那支神秘的“鞑虏骑兵”,他则在奏报中轻描淡写地提及,只说是遭遇了一小股“不明身份”的骑兵骚扰,已被他轻松“驱离”,并未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