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紫宸阶下暗流生(第2页)
苏锦璃凝视着那道痕迹,突然发现它与苏州特有的青石板纹路一模一样。她的脑海中瞬间闪过一个念头——这辆马车昨夜去过码头!
酉时的晚霞染红运河码头,楚君逸站在货栈的阴影里,看着苏锦璃将机关蛙放进货箱。蛙腹里的磷粉在暮色中发光,标记出藏着假铜钱的货箱位置。突然,货栈老板举着算盘走来:"客官要的货备好了,还是按老规矩,铜钱里掺三成铅锡?"
苏锦璃的机关镯发出蜂鸣,她拽着楚君逸躲进横梁。货栈老板正给个黑衣人点数:"这批'永乐通宝'做得逼真,连边缘的锯齿纹都分毫不差,就是楚君逸那小子碍事,听说他明日就要动身去江南。"横梁上的灰尘落在楚君逸手背上,他突然想起父亲手札里的话:"镇国公府的铸钱模子,藏在苏州织造局的枯井里,模子内侧刻着凤凰纹。"
夜幕降临时,楚府的厨房飘着甜香。苏锦璃正将莲子羹盛进白瓷碗,楚君逸从背后环住她的腰:"明日出发前,我想去趟慈宁宫。"他下巴搁在她发顶,声音带着暖意,"太皇太后的贴身宫女是护麟卫的旧部,说有祖父当年的密信要交还给苏家。"
瓷勺搅动莲子羹的涟漪里,苏锦璃突然转身:"我和你一起去。"她用指尖戳了戳他胸口,"你的毒刚好,禁不起折腾,我新做的机关袖箭能藏在宽袖里,必要时能护你周全。"楚君逸捉住她的手指,在掌心轻轻摩挲:"昨夜我去库房翻到你十二岁做的机关兔,耳朵还能活动,就像当年你送我时一样。"
子时的月光斜斜照进慈宁宫的偏殿,太皇太后的宫女正将个锦盒塞进假山石缝。楚君逸刚要上前,就被苏锦璃拽住——偏殿的窗纸上,映出个熟悉的身影,正对着太皇太后低声说着什么,腰间的玉带扣在月光下泛着冷光,是户部侍郎的"珊瑚带"。
"他们在做交易。"苏锦璃用气声说,"你看侍郎手里的纸卷,边缘的火漆印是织造局的,定是假铜钱的交割单。"她突然将机关蛙掷向石缝,蛙鸣惊动了巡逻的禁军,混乱中,宫女趁机将锦盒塞进楚君逸手中,指尖在他掌心写了个"井"字。
回到楚府拆开锦盒时,晨露已打湿窗纱。半张泛黄的纸卷上,祖父的字迹力透纸背:"永乐二十二年,镇国公以苏家百人性命相胁,逼我仿制先帝笔迹,假诏藏于织造局枯井,与铸钱模子同处。"纸卷边缘的血痕,与楚君逸咳在账本上的血色,竟是同一种朱砂。
卯时的码头已喧嚣起来,陈昱的船正泊在岸边。苏锦璃将机关镯的齿轮校准,转头看见楚君逸正将那半张纸卷塞进贴身锦囊:"沈砚说,等我们找到假诏,就昭告天下太皇太后的罪状。"他突然从袖中取出个小巧的木盒,"这是用江南的紫檀木做的,能装下你所有的机关零件。"
船篙点岸的刹那,苏锦璃突然指向码头的茶寮——个戴着斗笠的人正对着他们举杯,斗笠边缘露出的玉佩,刻着与货栈老板相同的凤凰纹。楚君逸握紧玄铁剑的瞬间,那人突然将茶杯掷向水面,涟漪里浮出的铜钱,边缘锯齿纹在晨光中闪着冷光。
船舱里的机关沙盘上,苏锦璃正用竹枝勾勒运河路线。楚君逸看着她鬓角的碎发被风吹起,突然伸手替她别到耳后:"听说江南的雨巷里,有卖糖画的老人,能照着机关鸟的样子画糖人。"他将莲子羹推到她面前,"你昨夜没睡好,趁现在歇会儿,到苏州还有三个时辰。"
竹枝在沙盘上划出急转的弯道,苏锦璃突然抬头:"镇国公的旧部肯定在前方的水闸设了埋伏。"她用指尖点了点沙盘上的暗渠标记,"这里是当年护麟卫挖的逃生水道,能绕过水闸直抵织造局后门。"楚君逸握住她的手,竹枝在两人掌心留下淡淡的竹痕,像极了江南雨后的青石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