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铯 作品

第571章 紫宸阶下暗流生

楚府的晨雾刚漫过石阶,苏锦璃已将江南漕运图在案上铺展。楚君逸正用竹刀雕琢机关船的模型,她瞥见他指尖新添的薄茧,突然伸手按住他的手腕:"昨夜又雕到三更?你腕间的旧伤还没好,竹屑钻进皮肉会发炎的。"

案几上的白瓷碗盛着新熬的药粥,楚君逸放下竹刀的动作顿了顿:"陈昱说,新帝登基后,镇国公的旧部在江南私开银矿,铸的铜钱边缘有特殊的锯齿纹——和当年三皇子亲兵腰牌上的纹路一致。"他舀粥的手突然微颤,瓷勺碰撞碗沿的轻响里,藏着压抑的咳嗽声。

苏锦璃将蜜饯推到他面前:"沈砚派去查银矿的御史,上礼拜在运河翻了船,尸身捞上来时,指甲缝里嵌着银矿的矿砂。"她用银簪挑起粥里的莲子,"这莲子是用井水湃过的,比宫里的冰碗还解暑,你最近总出虚汗,多吃些。"

竹刀在机关船模型上刻出细密的水纹,楚君逸突然低声:"昨夜去查御史死因的暗卫回报,沉船的船底有个方形破洞,边缘的木屑带着硫磺味——是苏家机关雷的痕迹。"苏锦璃捏着蜜饯的手紧了紧,祖父流放前确实改良过机关雷,专门在船底炸出方洞。

院外传来铜环叩门声,陈昱的亲卫捧着个浸过水的账本跪在青石板上:"从御史沉船里捞的,第七页记着'苏州织造局,月进银三千两',墨迹里掺了朱砂,遇水显形。"苏锦璃翻开账本的刹那,指尖顿住——朱砂显形的字迹里,藏着"太皇太后侄"四个字。

"是镇国公的余党在背后接应。"楚君逸用竹刀挑起账本一角,"太皇太后虽被囚在慈宁宫,但她娘家镇国公府的势力,在江南盘根错节二十年。"他突然捂住胸口弯腰,指缝漏出的血珠滴在账本上,晕染的痕迹恰好圈出"织造局管事张"的名字。

苏锦璃的机关镯突然转动,镯身齿轮拼出"未时"二字。她将账本折成帕子大小塞进楚君逸袖中:"沈砚说,今日早朝有人弹劾苏州织造局贪墨,领头的是新晋的户部侍郎,听说他是太皇太后的远房表侄。"她用帕子擦去他唇角的药渍,"你昨夜画的运河暗道路线,我改了三处拐角,避开了镇国公旧部设的水闸。"

未时的太阳高悬天空,炽热的阳光无情地洒在大地上,让人感到酷热难耐。户部衙门外的老槐树下,聚集着一群前来纳凉的百姓,他们或站或坐,享受着难得的阴凉。

在这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一个卖茶的姑娘格外引人注目。她身着朴素的衣裳,面容姣好,一双灵动的大眼睛不时地观察着周围的动静。这个姑娘便是苏锦璃,她此次乔装打扮,正是为了执行一项重要的任务。

苏锦璃的目光紧盯着不远处的户部衙门,只见楚君逸身着衙役的服饰,巧妙地混入了衙役的队伍中。他动作敏捷,毫不引人注意,显然对这种事情已经轻车熟路。

就在这时,侍郎府邸的后门突然缓缓打开,一辆马车缓缓驶出。车帘的缝隙中,隐约露出半枚腰牌。苏锦璃定睛一看,那腰牌上刻着“织造局”三个字,而在字样的边缘,有一道明显的凹痕,看起来像是被硬物敲击所致。

苏锦璃心中一紧,她立刻联想到了御史的尸身。那具尸体的腰间,也有一个形状相似的伤口。难道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关联?

正当苏锦璃思考之际,茶摊的铜壶突然“砰”的一声坠落在地,发出清脆的响声。她连忙弯腰去捡拾,就在这一瞬间,她听到马车里传来一阵低语。

“太皇太后说,务必在楚君逸去江南前,把那批假铜钱运进京城。”声音虽然不大,但在这安静的环境中,却清晰可闻。

苏锦璃的心跳陡然加快,她迅速将碎铜片踢到了马车的轱辘下,然后若无其事地站起身来。看着马车渐行渐远,车轮碾过的地方留下了一道深深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