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 天外来客的“快递”(第2页)
第一个接触它们的,是形形色色的普通人。
在老城区,拾荒的阿婆以为是粗心者遗落的包裹,掂量着盒子不轻不重,想着或许能拆出值钱物件,便揣进补丁摞补丁的帆布兜;科技园区里,负责绿化的机器人巡检时扫描到异常物体,机械臂刚要将其作为垃圾处理,却因识别系统无法归类而暂时搁置,被路过的实习生好奇捡起;那个赶轨道交通的程序员,咒骂着踢开脚边障碍,却在看到“有缘人”三字时愣住,鬼使神差捡起,塞进鼓囊囊的公文包。
盒子的开启方式奇特,没有拉链或搭扣,当人手握住瞬间,边缘会自动裂开缝隙,仿佛在识别持有者的生物电信号。第一个打开它的,是住在廉租房的年轻母亲。她在楼道拐角捡到盒子,以为是邻居错放的儿童玩具,打开后看到一卷缠绕整齐的线材。
那不是地球上常见的网线。它呈现介于白银与月光间的色泽,表面无塑料护套,覆盖细密如蝉翼的金属网格,网格间流淌微弱几乎不可察的淡紫色光晕。线材末端是标准rj45水晶头,却比普通网线接头更光滑,触点闪烁星辰般的微光。
“做得真精致,像是发烧友的定制线。”年轻母亲不懂这些,只觉手感冰凉舒适,家里旧网线正好接触不良,她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将奇特网线插进客厅老旧路由器的LAn口。
几乎在插入瞬间,路由器原本黯淡的指示灯猛地爆发出强光,随即恢复正常闪烁频率,快如心跳。客厅智能电视卡顿半秒,屏幕上播放的育儿节目画面闪过奇异波纹,如投入石子的水面。
年轻母亲并未在意,转身照顾哭闹的婴儿,完全没注意到,自己裸露的手腕皮肤下,有东西如细小电流窜过,留下微不可察的酥麻感。
与此同时,城市不同角落,十一个相似场景上演。
有人将网线接入高性能游戏主机,期待解决延迟问题;有人插在办公室台式机上,只为让下载速度更快;有人甚至把它当装饰品,随意绕在电脑机箱外。
网络连接一如既往顺畅,甚至快得不可思议。浏览器加载条如闪电划过,虚拟现实场景切换毫无卡顿,云端大文件传输如本地操作般便捷。人们惊叹于这根“高级网线”的神奇,将其归功于未知的先进工艺,或是某科技巨头未上市的测试产品。
他们不知,当来自亿万光年外的物质与地球电子设备完成物理连接的刹那,一场跨星系的“数据采集”已悄然启动。那些银白网线并非单纯传输介质,更像蛰伏的生物探针,接入网络瞬间,便以量子级速度渗透每一台设备,继而通过设备连接到使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