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紫麻的雷芝 作品

第292章 人才培养,储备力量(第3页)

最让夏澜感动的是实习生王磊和张婶的互动。王磊花了一周时间听张婶讲述青山村过去的故事,然后专门为她设计了"记忆厨房"项目——游客可以一边跟张婶学做传统美食,一边听她讲述背后的乡村记忆。这个项目一经推出就大受欢迎,张婶成了村里的"明星导师",而王磊也在实习总结中写道:"在青山村,我找到了职业与情感的双重价值。"

暑假结束前的欢送会上,不少村民都来送别实习生。张婶拉着王磊的手不放:"孩子,毕业了一定要回来啊!婶子给你留着我家的腊肉!"

夏澜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幕,心里暖暖的。她知道,这条路走对了。

但她也清楚,短期实习解决不了根本问题。青山村需要的是长期、系统的人才培养机制。于是,她又有了新想法——建立"青山学院"。

这个想法源自一次偶然的观察。夏澜发现村里的中年人其实也很想学习新知识,但苦于没有机会。如果能建立一个远程教育中心,让村民不离村就能接受培训,岂不是一举两得?

她再次找到马教授,两人一拍即合。省旅游学院同意在青山村设立远程教学点,通过线上课程和定期面授,为村民提供旅游服务、电商运营、生态农业等实用技能培训。

"青山学院"挂牌那天,几乎全村人都来了。教室里配备了最新的视频会议设备和电脑,墙上挂着课程表和学员守则。最让人惊喜的是,县教育局还特批这里可以作为成人教育考点,村民通过学习可以获得国家认可的资格证书。

"从今往后,咱们青山村的老老少少都能当'大学生'了!"夏澜在揭牌仪式上兴奋地宣布。

人群中,张婶拉着孙子小强的手,小声说:"强子,你好好读书,将来上夏阿姨的'青山班',回来建设家乡!"

小强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眼睛却一直盯着教室里闪闪发亮的新电脑。

晚上,夏澜独自走在回村委会的路上。月光洒在石板路上,远处传来村民家的笑声和电视声。她想起三年前刚回村时的情景——那时青山村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年轻人纷纷外出,村里只剩下老人和孩子。

如今,青山村有了自己的专业人才计划,有了返乡创业的年轻人,有了远程教育中心...更重要的是,村民们看到了希望,愿意让自己的孩子留在家乡发展。

手机突然震动,是马教授发来的消息:"夏书记,市里其他几个村听说咱们的'青山班',也想加入。您看能不能扩大规模?"

夏澜微笑着回复:"可以讨论。乡村振兴需要更多人才,青山村愿意分享经验。"

她抬头望向星空,明天又是忙碌的一天。但此刻,她允许自己享受这片刻的满足感——青山村的人才储备计划,终于走上了正轨。

喜欢傻女逆袭:兵哥宠爆空间妻请大家收藏:()傻女逆袭:兵哥宠爆空间妻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