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紫麻的雷芝 作品

第260章 政策支持,助力发展

清晨的阳光透过薄雾洒在青石板路上,夏澜抱着一摞文件快步走向村委会。文件最上面那份《关于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项目申报指南》已经被她翻得卷了边,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批注。 "夏书记,这么早啊!"村口小卖部的王婶正支起遮阳棚,笑着打招呼,"听说您昨天又去县里开会了?"

夏澜停下脚步,抹了把额头的细汗:"是啊王婶,带回来好消息!县里今年对特色农业的补贴标准提高了,您家后山那片茶园正好符合条件。"

王婶眼睛一亮,手上的动作停了下来:"真的?能补多少?"

"每亩补贴三百,如果有机认证通过还能再追加两百。"夏澜从文件堆里抽出一张表格,"这是申报表,我都给您标注好了,回头让您家小孙子帮您填一下,需要什么材料我都写在背面了。"

王婶接过表格,粗糙的手指轻轻抚过那些工整的字迹,眼圈突然有些发红:"夏书记,您这心啊,比自家闺女还细..."

夏澜腼腆地笑了笑,继续往村委会走去。一路上,她又停下来三次——给养蜂的老张头解释新出的产业扶持政策,向返乡创业的大学生李强推荐青年创业贷款,还顺手帮五保户刘奶奶拎了一桶水回家。

村委会门口,老支书赵德柱正蹲在台阶上抽旱烟,看见夏澜来了,连忙在鞋底上磕了磕烟锅:"夏书记,县里咋说?"

夏澜眼睛亮了起来:"好消息!我们申报的古村落保护项目批下来了,首批资金五十万!"

"五十万?"老支书猛地站起身,烟杆差点掉地上,"真批下来了?"

夏澜点点头,从文件堆里抽出红头文件:"您看,县长亲自签的字。条件是我们要在年底前完成十栋传统民居的修缮,还要配套建设游客服务中心。"

老支书接过文件,手有些发抖。去年这个时候,村里还在为三万块的沟渠维修费发愁,如今五十万的项目说批就批下来了。

"走,开会去!"老支书突然精神抖擞,"我这就去广播通知大伙儿!"

夏澜连忙拦住他:"别急,赵叔。这笔钱怎么用,得好好规划。我昨晚琢磨了一下..."她展开一张手绘的村貌图,上面用不同颜色标注了各种符号,"我想把临街的十户老宅先改造,发展民宿和特色餐饮,形成示范效应。"

老支书眯起眼睛看图:"这...能行吗?咱这穷乡僻壤的,谁来住啊?"

"您忘了?"夏澜指着地图西侧,"省道改线工程下个月就开工,新路从咱们村口过。县文旅局已经答应把我们列入'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了。"

正说着,村委会大院里陆续来了十几个村民代表。夏澜把政策文件和自己的规划一一讲解,会议室里渐渐热闹起来。

"夏书记,我家那老宅子漏雨好几年了,真能改造成民宿?"养鱼大户陈水生半信半疑地问。

"不仅能改造,还有补贴呢!"夏澜翻开《农村危房改造补助办法》,"传统民居修缮每平米补助200元,您家那二层小楼算下来能补将近四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