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刚出炉的骨灰,把我的手烫了个水泡!”(第2页)
“师傅,听说殡仪馆的火化炉也有高档的?”江帆问开灵车的师傅。
“是的,有,这殡仪馆是刚建不久,设施都比较先进,高档炉确实比普通炉先进一些,但要收600块钱的费用,普通炉是免费火化的。”灵车师傅说道。
“那去殡仪馆您帮着安排一下吧,师傅,给我父亲用高档炉。”
“好,到时候下了车你直接去收费处,开完票把票给我就行。”
是的,高档火化炉相比普通火化炉,确实高档了不少。这在我们殡葬人眼里,不算个什么新鲜的“玩意儿”。
高档炉提供全程“参观”服务,更加节能环保,还能提供遗体“全骨架”服务,不用担心自己亲人的灵骨与其他家逝者的灵骨混合,还能提供自己捡骨灰“体验”。
到了殡仪馆之后,办理了相关手续,我们就开始在殡仪厅里为逝者举行遗体告别仪式。
随后,伴随着江帆的一声沉重的磕头声,还有那一句“爸,一路走好!”的声音,宣告着逝者江奇伟被推入了火化炉,即将开启他人生最后一段“历炼”。
我和另外一个礼仪员以及司仪孙哥,恭恭敬敬地跟随逝者主要家属,站在火化炉前,这也是我们在外县做礼仪服务时,少有的能够进入火化间的机会。
当然,并不是我们非要待在火化间,而是那个场景过于压抑,气味也相当难闻。
我们服务的大本营,还以是本县为主,以颍河县周边五十公里的区域作为主要服务“阵地”,当然,本市区域覆盖了近300公里路程内的八个县市区,这也是我们的“业务”范围。
颍河县殡仪馆,也算是我们的除公司之外的“根据地”。跟殡仪馆的工作人员都很熟,刚开始我初涉足殡葬业的时候,是经常进火化间的。
进火化间,不仅仅是好奇,更多的是为了探寻一些以前不知道的秘密。
顾师傅是颍河县殡仪馆火化间的其中一位火化工,他五十多岁的年龄,被熟悉的人称为颍河县人民的“小鬼小判”,意思是颍河县人民只要死了,就得通过老顾这个关卡。
颍河县殡仪馆建好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殡仪馆的很多设备设施已经陈旧,特别是火化间,使用的还是那种老旧的濒临淘汰的火化炉。
用老式火化炉火化尸体时,还需要人工不断翻动尸体,让尸体烧透,当然,烧透就需要更多的燃料,反正火化是免费的,所以火化工多多少少都有点不上心。
家属为了让自己亲人的遗体能够烧的“好看”一点,在炉子里不受太多“罪”,都会选择“贿赂”火化工,一般都是偷偷塞给火化工两包烟,价值五十到一百元不等,以求得火化工能够理性善意地对待亲人的遗体。
确保自己亲人的遗体在火化后,能够得到完整的骨架,或者是不烧那么碎,能够区分出身体的哪一部位,以便在骨灰出炉二次装棺土葬时,能够让家属的心理上更容易接受。
所以,当我和老顾混熟以后,能够轻易地以殡仪馆工作人员的身份进入火化间,能够和老顾一起抽着烟,听着炉子里烧的“噼里啪啦”的尸体声音,闻着那一股特殊的味儿,倒也觉得人生不过如此。
所以,人们对殡葬工作者嗤之以鼻,也就见怪不怪了。
我的理解是,殡葬工作者接触的都是死亡,天长日久,逐渐对死亡没有了概念,甚至成为了别人口中的“生意”。这对“以死为大”的国人来说,是难以接受的。
所以,像老顾这种,利用老旧的火化炉处理尸体,家属们如果知情的话,真的是难以接受的。
而我当前所在的陆义县殡仪馆不同,这是一所现代化的殡仪馆。火化间的火化炉,全部使用的是最新一代的环保科技火化设备,而且新增了高档火化炉,让“客户”有了更多样化的选择。
二十分钟,逝者江奇伟的骨灰就即将出炉了。
这个时间,要比普通的火化炉节省一半的时间,而且是全自动的,还能保证遗体骨骼的完整性,逝者家属可以选择用骨灰袋去装,也可以选择用灵锤把骨骼砸碎后,装到骨灰盒。
江帆父亲也就是逝者的骨骼,已经出炉了,这是一具完完整整的骨骼,看起来丝毫不恐怖,就像是供医学研究的白森森的骨骼一样。
“哥……”江帆在我耳边轻轻说道,“你能帮我捡骨灰吗……”
这毕竟是个29岁的小兄弟,我虽然比他大不了几岁,但过早地让他接触“死亡”这件事,哪怕有再强大的心理素质,内心还是有点手足无措的。
“你放心,兄弟……”我拍了拍他的肩膀,说着,我摘下了我的白色礼仪手套,准备徒手帮江帆捡骨灰,说着另一个礼仪员以及司仪孙哥也准备摘去手套,以示对逝者和对逝者家属的尊重。
一个红底黑“奠”字的骨灰袋,递到了我的手中,我一只手撑着袋口,一只手准备去抓刚出炉的骨骼。
“哎呀!”我的手,触碰到了颅骨骨骼,就猛地收回了。“师傅,怎么这么烫?炉内没有降温功能吗?”
我远远地向几米外看去,看到火化师傅正在忙其他事,“师傅,师傅……”
火化工走到了我们身边,愣了半天,“我这也是才来不久,这个炉的操作我还不是那么熟练,这火化炉不是全自动的吗?这不是好好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