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 关中变故(上)(第3页)
已经明确姬姓召氏为大宗,豳氏与周氏为小宗。
除此之外,还有这几年新分出来的虢氏、郑氏这两个支系。
虢氏封地在风陵渡,郑氏的封地在潼关附近,周氏的封地在岐山以西,豳氏的位置在彬州。
而召氏位于四个氏族的中间,占据泾渭之间。
换而言之,这四个氏族,分别把手了召氏四周的要道,为召氏挡枪。
结果今天来的不是姬姓召氏这个大哥,而是姬姓豳氏这几个小弟,这就很有问题了。
按道理,姬姓现在话事人是召氏,小弟一般不会越过大哥说话,若是有这种打算,很难不怀疑,姬姓在关陇是不是闹了不小事情。
“怎么回事,等人来了不就知道了?”巫小叶看辛屈思索,不时皱眉,赶紧宽慰了一句。
辛屈点了点头。
也不多想了。
半个时辰之后,书信就送来了。
辛屈打开看了一眼,眉头皱得更深了。
“怎么了?”巫小叶发现他这表情,也没来由心一提。
“召氏想把豳氏送给燕国。”
“诶?!”巫小叶震惊的看着辛屈,“好端端的,这是几个意思?”
“关陇之地,最肥沃的土地,莫过于周原与泾渭。之前被我逼着进入萧关一带的有鸿氏,现在已经开始攻略这片土地了。
但鸿觞这人随我征讨了整个河西六县,他手中部民与战马庞大,并且还扯了撑犁的虎皮,到处征讨羌人。
还真别说,这几年让他混出了一点名堂来。
然后就是之前邛方内乱的逸散。
那个逃走的邛方王子康夏,是带着他的部民跑的。
虽然人口不多,但在他的舅家帮衬之下,已经在首阳山一带站稳脚跟,准备南下攻打姬姓虢氏。
再加上鲁父那小子,带着人手联系上了有崇氏,双方联姻。
整个姬姓在关陇一带,就只剩下北面的豳氏还未被威胁。
但豳氏内部也害怕被威胁,于是想起了之前清姬派人寻找的族人的事情。
这个公山,就是遗留的清姬族人。
他是来拜山的,希望将豳氏纳入燕国的地界。
不然再这么下去,有鸿氏可能先打的就是他了。”
“能打得到?”
“当然,豳氏的地盘与有鸿氏的地盘,正巧有一条河道可以通行。”
辛屈和上了竹简:“讲真的,我是没想到,姬姓这么废!鸿觞就算有金天氏的余威,也不至于膨胀得这么快。
看来上次姬姓强势入驻关中,挤掉了妘姓,还是带来了真个羌人各方势力的反对。
尤其是姜姓西羌,他们并没有跟姬姓达成联盟,反而对他们虎视眈眈。”
“那你要帮吗?”
辛屈还在权衡,片刻之后说:“若是必要,得帮一下。关陇之地,不能一家独大,若是让有鸿氏成功入主,那么对我们来说,反而不美。
鸿觞的势力虽然不够看,但若是让他团结了整个关陇的部民,河西六县就容易危险。
这是我勾连高原与西域的通道,绝对不能有失。”
“那你当初为什么不杀了那个鸿觞?”巫小叶好奇的问。”
“我是没想到姬姓氏族这么废的。”辛屈捂脸,还是陷入了两周八百年的影响中。
忘了现在的姬姓氏族,其实就是一群才刚刚开始农耕的族群。
他们的生产力才进入新石器时代后期,根本不可能跟鸿觞对着干。
要知道他打鸿觞的时候,人家在伊犁河谷与费尔干纳盆地之间游牧了数十年,游牧狩猎,牛马众多。
姬姓氏族才被燕国、土方、邛方、鬼方他们从山西、陕北赶进关中,现在才去给大邑商当西伯。
而鸿觞恢复了几年,又跟游离在燕国体系之外的匈氏合作。
虽然匈氏拿的是青铜武器,不是钢铁武器,但战斗力还是不弱的。
又因为游离在燕国的体系之外,处于自治地位,辛屈也没办法直接控制他们底下的势力跟鸿觞合作。
鸿觞实力膨胀得速度,绝对大过姬姓氏族。
“你写封信,召清姬从辽西来入宫参加重阳节。其他的事情,等我调查完再说。”
辛屈卷了竹简,大事小情以及之后的研判,还得等情报送来再说。
现在说这些,为时尚早。(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