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 关中变故(上)(第2页)
还真别说,短短一年,辛屈用白酒,反向收割了乌桓属国五成的牲畜,给燕国节约了大量的粮食出口。
而且这个数量还会继续增大。
按照辛屈的预估,最多五年,乌桓属国就彻底离不开燕国收割。
毕竟草原一到冬天,零下二十度是轻轻松松。
虽然不如后世那般冷,但也不遑多让。
所以辛屈还是很宝贝白酒贸易的。
毕竟这玩意儿不仅北方能用,南方也一样。
现在燕国出口大邑商的拳头产品,就是白酒。
随便一瓶白酒,就能换来百余奴隶,狠狠收割大邑商的贵族。
南北都是酒蒙子,就燕国这边的饮酒令严得很。
虽然燕国也允许饮酒,但不准在工作时间饮酒,谁家无故饮酒被抓到,直接贬爵一等,因此能畅饮的节日,就是所有燕国官民的期待。
比如今天的中秋节,以及一个月后的重阳节。
差不多一个月能有一日畅饮佳节。
也算是让辛屈记忆里的节日,在这个时代提前出现。
“行了,你们男人的事情我也懒得管。”巫小叶没好气的说了一声,“对了,雪姬肚子大了你知道吗?”
“她……”辛屈一愣。
巫小叶白了他一眼:“你也是,临幸过了,也不给个名分,要不是今日她挺着肚子累晕了,谁知道这事!”
“后宫的事情,你看着办。”辛屈摇了摇头,“只是她心底还想着能找到宗亲帮忙,我也没办法阻止她。”
雪姬之所以一直没有选择拿媵妾的身份,就是希冀自己的族人加入燕国,只要有了母族的身份在,媵妾身份就能摆脱,至少能得一个夫人的位置。
毕竟辛屈身边姬姓夫人没有一个。
好歹是一个大姓,她想要争这个头筹。
但姬姓轩辕、姬姓少典这两个姓氏,在燕国崛起的途中,就已经被打散了。
很多氏族都往南方迁徙。
根据鲁父那边送来的资料看,这两个氏族的后人,之前投奔姬姓召氏去了。
但随着召氏被暴打,关陇地区没有他们生活的地方,他们就沿着大邑商的地盘边缘,先跑到南阳,后来顺水而下,进入了长江流域。
之后虎方掠民充作奴隶,他们两个氏族合二为一,沿着长江一路往下游跑。
辛屈想了半天,猛地想到了一个氏族。
姬姓吴氏。
这么一来就能说通了,为什么周朝的时候,会有一个姬姓氏族在太湖边上繁衍。
感情这个时代已经开始外迁了。
人家这一脉已经跑到了东南去,雪姬的念想也就落空了。
“这妮子傲得很。我也头疼。”巫小叶揉了揉眉心。
虽然后宫事情交给她办了。
但雪姬的傲气从十几年前就有了。
燕国的纺织业发展,她跟她姐姐清姬也出了不小的力气。
清姬现在是戴冰甲的夫人,戴冰甲又成了右相,辛屈就在十几天前,才赐下了一个县子的爵位。
是的,清姬是有爵位的。
虽然不如戴冰甲这样带兵杀出来的高。
但清姬的爵位,也是她这些年摸索纺织技术,教授各地夫人得来的。
与国而言,绝对的大功。
甚至未来,她都可以立庙了。
毕竟辛屈这边的纺织技术,在中后期全是她带人研究的,放在西方,那都是科学家一般的人物了。
就算没有家族,可面对姐姐的成绩,她这个女人就不想服输。
以前被掠卖的时候她们都不服气,何况现在呢?
“行了。回头我去见见她。”辛屈才说完。
外边有寺人匆匆走来:“陛下,陛下。”
辛屈皱眉看着他这般咋呼模样:“怎么回事?”
“鸿胪寺来报,姬姓豳氏使者来了,自称公山,还带来了久累县子的亲笔信。”
久累县子不是别人,正是清姬本人。
能让清姬亲自写信?
辛屈摆了摆手:“把信带来,人按照规矩置办。”
“是。”寺人下去。
边上的巫小叶看辛屈皱眉模样,好奇道:“你在想什么?”
“我总觉得这个公山来的不是时候。就怕有事。”
“能有什么事情?姬姓豳氏,又不是大宗。”
巫小叶撇撇嘴。
现在关中地区的姬姓,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以及从燕国这边学了一些明确的宗法制度之后,提前几百年完善了大小宗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