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信息交换(第2页)
“也好。”袁进点头,并摆出一个请的手势。
来到凉亭,张晚先是掏出一把散钱,递给那领兵的伍长,接着遥指渡口边上一家专做民夫生意的茶铺说道:“那边有间茶铺,你去要几壶凉茶,几碟点心,快去快回。”
那伍长接过钱后说。“堂上老爷,那种茶铺怕是没什么点心卖吧?”
“有什么买什么,钱不够你先垫着。”张晚说道。
“是。这就去。”那伍长掂了一下,完全不觉得钱会不够。
张晚回正身子坐下,袁进立刻问道:“张参判,我想请问,你们是什么时候得到我军消息的?”
“大概.前天?”张晚想了一下。“没错,就是前天,前天早上。”
比起无事发生的平常日子,这两天的糟心事实在太多了,张晚只觉得度日如年。若不是太阳不顾人间琐事,照常升起,他一时还真不太能说得清这些事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前天早上?”袁进的脸上露出了疑惑的神色。
“有什么不对的吗?”张晚问道。
袁进沉默了一会儿,反问说:“你们收到的应该不是我们这一路的消息吧?”
张晚眼眉一动,思索片刻后说道:“敢问袁将军,打‘杨’字旗的是哪位将军?”
“‘杨’字旗?”袁进斜过身子,抹了一把盈满额头的汗。“该不是杨副将的人马吧。”
“敢问是哪位杨副将?”张晚的眼里闪出一抹黯然的光彩。
他敏锐地意识到,明军有可能不是两线进兵,而是三线进兵。那支切断平安道、黄海道消息的明军,兴许就是这位“杨副将”麾下的人马。而面前这位袁千总率领的船队,才是他先前猜测的,被提督沈有容分出来截断水域南控汉阳的水军分师。
“神枢营右副将,杨公应春。”袁进说道。
“杨应春”张晚沉吟了一会儿,突然想起了去年看过的一份邸报。“是不是那位曾任狼山副总兵?去年改调的?”
“大概,是吧”虽然早在前年,也就是万历四十七年的时候,袁进就被沈有容给招降了。但他对邸报的热切远不如朝鲜高级的官员,对杨应春的了解也仅限于对方现在的职务。
张晚没想太多,略一颔首后便接着道:“这位杨副将没和沈提督一路?”
袁进思考了一下,觉得朝鲜人既然展现出如此恭顺的姿态,也就没必要太提防了:“杨副将没和我们一路,他和李总兵是一路的。”
“这位李总兵又是?”
“就是李公如柏啊。”袁进说,“你们朝鲜人对他应该很熟悉才是。”
“是那位李提督的弟弟吗?”张晚的身子前倾了不少。
“如果您说的李提督是指,故宁远伯李公如松的话。那就是了。”
“李总兵不是因为捣巢事败而被免职了吗,皇上又重新起用他了?”张晚追问说。
袁进点点头以示肯定。“您和他有交情?”
“不敢与李总兵攀什么交情。当年壬辰倭乱的时候,我与李总兵曾有过几面之缘。我到现在都还记得他的卓然傲立的英姿。”往事浮现,张晚的脸上很快掠过了一抹会心的笑意。不过没多久,这一抹笑意又被担忧所取代了。“那杨相公呢?皇上也免了他的罪吗?”
“哪位杨相公?”袁进不明白。
“就是被熊经略替下来的经略相公杨镐啊。”张晚急切地说道,“既然李总兵能被皇上重新起用,那杨相公应该也能得到皇上的宽恕吧?”
朝鲜君臣对曾任朝鲜经理的杨镐评价极高,视其为拯救国家的恩人。万历二十五年秋,日军攻陷全罗道,随后一路北上,兵锋直指汉阳。当时王京气氛紧张,不管是两班士大夫还是良贱庶民都有北逃之心。为了安定人心,经理杨镐和总兵官麻贵,就在汉阳两岸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中朝联合阅兵。
朝鲜史载,杨镐“单车疾驱、冒入危城。慰谕余氓,申饬将士。使人心依赖,贼情畏沮,遂却敌于谈笑指挥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