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龟Revo 作品

第475章 文华殿读卷与先朝故事(第2页)

差不多一刻钟后,文华门开了,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安和首席秉笔太监魏朝从左右两个门洞走出,分别迎到方从哲和叶向高的身边,行礼道:“诸位先生,请进吧。”

“有劳带路。”方从哲、叶向高还礼。

在王、魏二位太监的带领下,十七名读卷官先后穿过文华门、文华正殿以及主敬殿前的甬道,来到正案前的空地站定。

此时,皇帝还没到,所以读卷官们得以四下打量主敬殿的陈设。

方从哲虽然上了年纪,但并不老眼昏花。他发现,相较于上次过来,御座后面那个仍有不少空缺的职官书屏已然补了许多。而且看礼部一项下陈列的条目便能知道,这东西最近才更新过。因为新任礼部右侍郎李腾芳的大名和籍贯履历也在后面贴着。

不过,方从哲并不觉得这东西有什么用,因为自去年八月的那场大病之后,泰昌皇

帝就再也没有开过经筵,就连给皇子上课的地方也设到了皇极殿附近。这东西摆在这儿纯属给鬼看。

方从哲还发现,在大殿的左侧角落竟挂着一套平平无奇的衣服,就在方从哲思考这套衣服的来历的时候,书屏后面传来了一阵开门的声音。紧接着,便是一阵不疾不徐的脚步声。

众人凛然,收回心思,将全部的注意力都投到这一阵越来越近的脚步声上。

不多时,皇帝朱常洛便在司礼监另外三名秉笔太监的簇拥下,出现了众人的面前。

朱常洛绕过书屏,来到御座旁。不等他落座,在殿的众人便已然跪定。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方从哲领衔叩首,高呼万岁。

朱常洛缓缓落座,并不立刻接话。直到辰钟敲过,并远远荡去,他才开口道:“先生们都起来吧。”殿试读卷没有那么严肃,皇帝的姿态和语调也就随意了许多。

“谢皇上!”皇帝可以随性,但臣子却不敢随意。方从哲等人还是一板一眼地谢恩叩首过后才从地上撑起来。

朱常洛也没什么要说的,直接宣布开始。“读卷吧。”“臣等谨领圣谕,为国择贤。”方从哲应了一声。紧接着,十七名同考官便按照早有的惯例,来到早已放满了答卷的左右朱案旁,装模作样地摆出评阅挑选的姿态。

不久后,十七名读卷官各自“择”出一份心仪的优卷,并带着这些优卷回到空地中央,装模作样地讨论了起来。

眼前的场景,不由得让朱常洛回想起今年正月,去南城先农坛举行亲耕礼时的样子。和眼下的演绎一样,亲耕也是一场具有高度象征意义的“戏”。而且还有真正的优伶戏子参演。

在正式举行亲耕之前,礼部会责成教坊司,选取优秀的优伶,扮演在坛场诸殿受祭的先农、太岁、风云、雷雨、五岳、五镇、四海、四渎和钟山诸神,而顺天府署也会召集下辖大兴、宛平两县的良农约二百人,作为观礼和参礼的演员。

一开场,是礼部和户部派出的两名官员牵牛,二百名良农中择出的两名耆老扶犁,而其他被指定的农民则携带各种农具,包括锄头镰刀、粪箕净桶等,在那一亩三分地里作出务农之状,等待皇帝降临。

皇帝本人当然不会使用一般的农具,更不会碰粪箕净桶这种腌臜之物。工部给皇帝准备的农具,全是漆金雕龙的样子货。要真用这种东西耕地,就算有所收获那也是赔本儿买卖。

当然,皇帝不必真正耕地。按照惯例,皇帝只需左手拿着牛鞭,右手抓着犁把,走在耕牛之后,跟着礼、户二部派来的官员和良家耆老在田里步行三次,就算是完成了亲耕的任务。

耕毕后,皇帝就只需要安坐在观耕台上,观看以户部尚书为首的一众高官如法炮制。当时,户部尚书李汝华虽然有病在身,但还是强撑着走完了这个过场。这是他自万历三十九年署掌户部大印以来,第一次参加有皇帝到场的亲耕。小老儿感动至极,走着走着竟然还哽咽了。也不知道在感慨个什么。

犁过地,就该播种了。这一任务按例当由顺天府尹躬行,彼时的顺天大赞府还是谨小慎微的陈大道。陈大道倒是没什么感触,毕竟他前半辈子就没跟亲耕礼打过交道,甚至没碰过锄头。虽然一旁有人指导,但播种这种“复杂”劳苦,需要躬行折腰的活计,对养尊优处的陈大赞府来说,还是有点儿费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