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夜里的愁思
黑夜里的愁思
露西亚看着佩内洛普的信件发愁。更让她发愁的是处理自己的情感问题。
人开始用过多的感性看这个世界时,这个世界会毁于一旦。说不定说的就是此种情况。露西亚之前还对这话嗤之以鼻,现在,她全然相信自己简直打开了魔盒,所有即将发生或已然发生的事全部争先恐后飞出来。
可感性思想又有什么错呢?社会冷冰冰的结构,运转的机器,都需要感性作为润滑液,否则,文学和艺术就不会存在。责怪太过感性的同时,露西亚又反驳自己,浪漫主义才是人的一生追求,即使是理性主义,也必然存在浪漫化的光辉。
她把所思考的记在便笺上,稍微缓和了心中奔涌的情愫。但被触摸的地方现在还隐隐发麻,这是任由情感泛滥的结果,她迫切地需要理性中和,现在当然不是看佩内洛普信件的时候。
她深呼吸几次,想着自己得把论文写了,专注在一件事情上。
不开始动笔永远没有灵感,提笔书写才会思如泉涌。把最后一个字写完,露西亚才发现自己又熬了夜,可她迫不及待想要把这篇文章寄出去,这是她的心血和诚意之作,因为关系到教书育人而更显崇高。
露西亚觉得,这篇论文比自己从前写的所有东西都更有价值,让她忐忑的是,这些都只是她的一家之言经验之谈,似乎不成体系且不具说服力。
她揉揉酸胀的眼睛,喝掉最后的咖啡,又拿出新的一页纸写下给阿诺德·斯宾塞的信件,表明对他的感谢。
做完这些,露西亚还觉得不够。她害怕入睡前那段望着天花板发呆的时间,当一切岑寂下来,世界堕入黑暗,人的思想就开始受阴影支配,混淆现实和梦幻。她会分不清理智和情感,在夜里摇摇晃晃,任由不愿承认的思绪增长。
露西亚静坐了一会,已经无法控制大脑了。这几天,一但手中的工作停下,或是自己独处,她的思绪就会飘到伊格内修斯身上。伊格内修斯的冲动与克制更是让她心惊胆战。
伊格内修斯是在往她期待的方向发展,可她似乎把自己也搭进去了,明明提醒自己不能陷入甜蜜的巨网,现在誓言却和岛上咯吱作响的风向标一样四仰八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