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3 章(第3页)
“你是跟在刚才那个皇帝身边的人,你们是一伙的!”
泊影扬了扬眉梢,纠正道:“那位是皇帝的儿子,可不是如今的南魏皇帝。你要报仇,可是找错人了。”
“有什么区别!反正都是一起的!”少年见她眼中笑意逐渐清晰,不由气红了脸,争辩道:“我爹说了,虎父无犬子!管他是狗皇帝还是皇帝的狗儿子,都不是什么好人!”
泊影被他这一番争辩的话语逗笑,对着他摇了摇头。
“这是你从外面听来的?只可惜有时候事情并非像你以为的那样。”
“什么意思?”少年目露疑惑。
“就比如说,倘若今日来得不是那位二皇子,侍卫的刀剑便要架在你的脖子上了。”
说着,她用手比作刀剑朝着少年颈侧探去。
少年下意识瑟缩闪躲,对上她满含笑意的目光,又突然僵在原地。
他扬了扬下巴,作出一副不曾畏缩的样子,怀疑地看着泊影问道:“所以你呢?你又是来做什么的?”
泊影朝他脚边瞥了一眼,迎上少年警觉的视线,眉眼弯弯说道:“方才见小英雄英勇无畏身手灵巧,我心中深感敬佩,便想来结识一下。你叫什么名字?”
少年不曾料到她这样夸赞自己,一时间还有些不好意思,正欲擡手挠挠头却想起自己的双手还被捆在一起。
“……我叫阿牛。”
细问之下,泊影知晓了阿牛意欲行刺的原委。
阿牛自幼在虎头村出生,在村子边缘的山头上长大。他与父母三人侥幸躲过了年前的地动劫难,却没能躲过水患。
初春时暴雨引发山洪,阿牛家的屋子因为地势高而幸免于难。父母亲好心冒着雨前去别人家帮忙,却再也没有回来。
阿牛留在家中,听着屋外似要冲垮天地的暴雨声,丝毫不曾预料到自己再等来的便是逃到山上的村民。可其中唯独没有他最为熟悉的那两张面孔。
待到暴雨过后,阿牛几次跑下山想要寻找父母,也多次进城四处问询,却始终没有得到消息。
城里人说,天灾是皇帝引来的,可苦的却又偏偏是远在百里之外的他们。
阿牛分不清什么皇帝皇子,那些所谓的王公贵族离他太远了,去往嵘城之前他从来不曾听说过。他的生活里向来只有母亲、父亲、屋前的一方菜园、山沟里的村子,以及山上成片的树林。
他只知道,那是引来天灾的人,是吞噬了无数无辜之人性命的人,是杀了父母的人。
阿牛想为父母报仇。这是他见到赵云奕之前,便在心中悄悄做出的决定。
泊影沉默听着他的话,看着眼前的少年逐渐冷静下来。
他眼中的怒火一点一点熄灭,提起父母时视线变得温和,又逐渐涌上雾气。阿牛别过头去,吸了吸鼻子,擡起袖子在眼睛上胡乱擦了擦,不愿叫泊影看出自己哭出来的痕迹。
泊影配合着低下头,装作不曾发现。
她伸手为他解开束缚手脚的绳子,瞧见少年脚腕的麻绳已经快要被他磨断,只剩下几根线勉强连着。
她早看出了阿牛的小动作,不过没有点出,便是想看看眼前的少年能做成什么样。只是后来在她的一声声问话中卸下了防备,少年也暂且搁置了逃跑的心思。
“你的刀,收好。”
泊影自袖间取出那一柄尖刀,递到阿牛面前。
阿牛正欲接过,她却忽然收回了伸出的手。
“你要记住,武器是用来保护自己的,而不是让你在冲动之下不分青红皂白跑出去送命。那是莽。若连自己都保不住,还谈什么报恩报仇?”
阿牛想了想,才犹豫着自她手中接过尖刀道了声谢,不知是否将泊影的话放在心上。
泊影看着他将见到在腰际藏好,忽然想起了什么,问道:“阿牛,你应当很少去过嵘城,对不对?”
听少年道了声是,她又自腰间取下荷包,将其中装着的银子全部倒在掌心。
“这一袋银子都给你,你愿不愿意帮姐姐一个忙?”
“姐姐你说。”阿牛点点头。
“你可曾听说过,渡影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