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瀚柯 作品
第73章 野杏林的算珠佛缘
终南山的晨雾裹着野杏花香,张一凡摇着鎏金算珠穿过竹林,望着山坳里斑驳的“玉虚观”匾额轻笑——观前的杏树开得正盛,却连个上香的人影都没有,功德箱上落的灰比虎娃的刻刀木屑还厚。·5′2\0?k_s-w?._c!o.m^
“算珠晃得贫道眼晕。”清冷的声音从杏树下传来,张一凡抬眼,见个身着灰袍的少女正清扫落叶,月光般的发辫用木簪松松挽起,袖口沾着草屑,正是观主玉清。
“道长清修不易,”他作揖时算珠蹦成“善”字,“在下途经贵观,特来添些香火——”话未说完,功德箱的铜锁忽然“咔嗒”断开,算珠滚进箱底,惊起一片尘埃。玉清的扫帚顿在半空:“施主这算珠,莫不是带了机关?”
“不过是些巧劲,”张一凡挑眉,算珠从箱底蹦回掌心,“道长可知道,长安城的寺庙为何香火旺?”玉清皱眉,扫帚尖戳着杏树根系:“道不同,不相为谋。”阳光穿过杏花,在她灰袍上洒下光斑,竟像缀了片流动的算珠。`1.5\1′x_s.w\.,c,o~m?
“道长可知《道德经》有云,”张一凡掏出泛黄的竹简,算珠在“将欲取之,必先予之”八字间跳跃,“设‘祈福签’如何?分平安签(百文)、功名签(一贯)、姻缘签(五贯),所得半数建义学,教百姓子弟读经——”他忽然指向观后荒地,“善因种下去,善缘自会来。”
玉清的扫帚重重敲在树根上:“出家人怎可算计?”虎娃从竹林里探出脑袋,立刻在杏树上刻了个“护道鬼脸”,算珠眼睛望着玉清发红的耳尖。张一凡轻笑,算珠在杏花瓣上蹦成“渡”字:“算计若为渡人,便是善谋——您瞧这野杏林,春天开花能养眼,秋天结果能换钱,为何不围起来做‘许愿林’?香客挂红绸收十文租金,果子熟了还能做蜜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