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瀚柯 作品
第43章 长安街的归谱(第2页)
暮色漫进医馆时,虎娃忽然举着新雕的笔架冲进来,笔架上刻着个戴儒巾的小人,算珠眼睛盯着狼毫笔尖:“萧姐姐收着!这是‘护墨鬼脸’,您写《消费志》时,算珠准保不蹦错字!”萧墨璃摸着笔架上的青牛纹,忽然想起暴雨那天,张一凡护着她账本的温度,耳尖微微发烫。*微`趣+晓,说? .追¨最′歆!漳~踕·
更夫敲过申时,张一凡抱着算珠荷包推门进来,袖口沾着虎娃恶作剧的金粉:“萧姑娘的《消费志》,怕是要让尚书大人刮目相看了。”他忽然指向账本里夹着的羌寨银饰,“昨夜李玉娘派人来问,说贵女圈在传‘鬼脸商谱’,求您给琉璃盏刻篇序。”
“少油嘴!”萧墨璃别过脸,却看见算珠荷包上挂着个迷你木雕——正是暴雨中她躲在张一凡怀里的剪影,算珠眼睛盯着她发红的耳尖。老青牛的反刍声混着虎娃的笑闹,让这晚的账房多了丝不同于旅途的、归家的暖。
亥时的月光爬上飞檐,萧墨璃坐在晒药坪整理最后的笔记,忽见每篇记录旁都多了个极小的算珠刻痕——那是张一凡用刻刀替她做的“商道标点”。虎娃的鼾声从药柜后传来,他怀里抱着未完成的“双生小像”,左首是握狼毫的她,右首是拨算珠的张一凡。
“萧姑娘可知,”张一凡的声音从身后传来,算珠声轻得像月光,“商道的最高境界?”他的指尖划过她账本上的“利义共生”,“不是算珠蹦得快,是让每个算珠都带着人的温度——就像虎娃的刻刀,给每笔账都凿出笑脸。”
萧墨璃转身,看见他袖口不知何时多了道新刻的狼毫纹,与她笔架上的青牛纹正好相映。算珠巷的更夫敲过二更,药香混着木樨味在夜空中流转,有些话像晒药坪上的陈皮,在时光里悄悄酿成了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