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瀚柯 作品
第38章 羌寨里的笑纹商韵(第2页)
未时三刻,三人在药材摊前驻足,虎娃正给当归根须系“护本绣纹”,算珠眼睛盯着须根的分叉:“凡哥哥说,羌人认药材看根茎纹路,汉人却信绣纹能护药效!”汉人药商笑着递过捆带绣纹的黄芪,绳结上系着个握戥子的小人:“萧公子带回去,绣纹护着,药材不招虫。”
张一凡忽然翻开《长安消费志》,指着萧墨璃昨夜的蜀锦记录:“萧姑娘可知,商道的‘双面绣’?”他的算珠在“银饰”与“绣纹”间来回跳跃,“贵人们爱图腾的华丽,百姓们信绣纹的实用,两面都绣,才算完整。”他忽然指向虎娃正在雕的“双生小像”,左首戴银冠,右首握药锄,“就像虎娃的刻刀,既能雕银冠的图腾,也能绣药包的纹路。”
暮色漫进羌寨时,萧墨璃的账本已画满绣纹商图:银冠配太阳纹小像,药包配握锄绣纹,羌笛配吹算珠的小人。虎娃忽然举着刻刀冲过来,在她账本扉页雕了个举梭子的小人,算珠眼睛盯着“商道双生”四字:“萧姐姐的字比银冠还亮,就是缺个绣纹镇纸!”
更夫敲过申时,三人路过篝火堆,张一凡忽然驻足,算珠在羌笛孔洞上蹦跳:“萧姑娘可知,这曲《羌山月》的妙处?”他忽然轻笑,热气拂过她耳尖,“贵人们听曲要懂典故,百姓们听曲却能解乡愁——”算珠在她掌心轻轻一滚,“商道的曲子,得让两种耳朵都共鸣。”
“少油嘴!”萧墨璃别过脸,耳尖却发烫,忽然发现虎娃趁她记账时,在她青衫袖口绣了排极小的算珠绣纹,算珠眼睛正“望”着她的狼毫笔尖。篝火的红光映着张一凡的侧脸,算珠荷包在腰间轻轻摇晃,倒像是给商道添了抹跳动的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