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瀚柯 作品

第37章 汉中道的鬼脸蜀锦(第2页)

未时三刻,三人在羌笛摊前驻足,虎娃正给竹笛刻“护音鬼脸”,算珠眼睛盯着笛孔:“凡哥哥说,汉人买笛听音色,羌人买笛看雕纹,我刻个双面鬼脸,两边都喜欢!”羌人摊主笑着递过支刻满算珠纹的竹笛:“萧公子试试!鬼脸护着,调子准保飘得远。!k\u?a`i+d+u·x?s?./n·e′t~”

张一凡忽然翻开《长安消费志》,指着萧墨璃昨夜的驿站记录:“萧姑娘可知,商道的‘双面绣’?”他的算珠在“官锦”与“民锦”间来回跳跃,“贵人们要锦上添花的体面,百姓们要耐磨经穿的实在,两面都绣,才算完整。”他忽然指向虎娃正在刻的“双绣鬼脸”,左脸戴金簪,右脸挽裤脚,“就像虎娃的刻刀,既能刻官锦的莲花,也能刻民锦的麦穗。”

暮色漫进汉中城时,萧墨璃的账本已画满鬼脸蜀锦图:官锦配戴金簪的鬼脸,民锦配挽裤脚的鬼脸,羌笛配吹算珠的鬼脸。虎娃忽然举着刻刀冲过来,在她账本扉页刻了个举梭子的鬼脸,算珠眼睛盯着“商道双面绣”五字:“萧姐姐的字比蜀锦还亮,就是缺个鬼脸梭子!”

更夫敲过申时,三人路过酒肆,张一凡忽然驻足,算珠在酒旗上蹦跳:“萧姑娘可知,这坛‘鬼脸醉’的妙处?”他忽然轻笑,热气拂过她耳尖,“贵人们喝前要听酿酒典故,百姓们喝时要就着卤豆干——”算珠在她掌心轻轻一滚,“商道的酒坛,得让两种滋味都留香。”

“少油嘴!”萧墨璃别过脸,耳尖却发烫,忽然发现虎娃趁她记账时,在她青衫下摆绣了排极小的鬼脸梭子,算珠眼睛正“看”着她的狼毫笔尖。酒肆的灯火混着蜀锦香,将张一凡的侧脸映得温润,算珠荷包在腰间轻轻摇晃,倒像是给商道添了抹跳动的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