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瀚柯 作品
第29章 布机巷的鬼脸经纬(第2页)
虎娃趁机塞给萧墨璃个木雕小梭子,梭身上的鬼脸正“穿”着算珠当纬线:“萧姐姐拿着!这是‘护义梭’,织锦时看着笑脸,经纬线准保不偏不倚!”萧墨璃摸着木雕上的忍冬纹,忽然想起父亲书房里的《蚕桑图》,画中蚕农的斗笠竟与虎娃刻的鬼脸帽别无二致。/x·1·9?9-t^x′t+.+c,o_m¨
布机巷的日头爬上飞檐,张一凡教萧墨璃辨别布纹里的算珠密码:“每匹‘护粮锦’的麦穗纹里,藏着三个算珠刻痕,代表能换三斗糙米;‘护线粗布’的鬼脸眼睛,是算珠形状,代表每尺布能抵半剂药。”他忽然指向绣娘坊梁柱上挂着的鬼脸织机,“商道的经纬,得用利做经,义做纬,才能织出暖人心的锦缎。”
萧墨璃看着织机上跳动的木梭,忽然想起《史记·货殖列传》里的“富而好礼”,眼前的绣娘们哼着小调,手中布料的鬼脸笑脸随着木梭起伏,倒像是给“无商不奸”四个字绣了层温暖的边。虎娃趁机在她裙角的缠枝莲纹旁,用靛蓝画了个举算珠的鬼脸,舌头正舔着莲蕊。
暮色漫进布机巷时,蜀地布商李老板抱着残丝粗布登门,布角绣着虎娃新刻的“共织鬼脸”:“张先生,我愿把蜀锦利润的一成捐给仁心账,求您让虎娃给我的织机刻满护线鬼脸——”他摸着袖口的青牛纹,“商道上的织机,缺了您这根‘义纬’,总觉得布纹里少了暖意。”
张一凡的算珠在残丝上蹦跳:“行啊,不过每刻个鬼脸,得教青牛村的绣娘织蜀锦纹样——”他忽然指向虎娃正在刻的“经纬鬼脸”,鬼脸左手握算珠,右手持木梭,“商道的织机,得让贵人和百姓的线轴都转起来,才不会断了人间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