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瀚柯 作品
第1章 西市药局(第2页)
张一凡终于放下算盘,从青牛木雕肚子里掏出本泛黄的《千金方》,纸页间夹着晒干的羌活叶:“孙思邈云‘用药如用兵,需因时因地’。兰兰闻穴 哽新罪哙我在青牛村试过,将羌活种在背阴坡,施以药渣肥,药效不减反增。”他忽然一笑,露出虎牙:“苏东家若不信,咱们当场算笔账如何?”
摊位前的胡商搬来桐木桌,张一凡的算盘在桌面敲出清脆的节奏:“巴蜀到长安,商队运费五文每斤,若凑够百车同运,运费可压至三文。药渣晒干磨粉,卖给农户当基肥,每亩能抵十文肥料钱。”算珠在他指间翻飞,阳光穿过琉璃瓦,在他眉骨投下利落的影:“再算改良种植后的亩产增量……”
苏挽月的目光从算盘移到他袖口的青牛纹,忽然发现这少年拨弄算珠的手法竟似官商大族的“九归诀”,指尖在梁上的动作快如蝶舞。当最后一颗算珠归位,她忍不住凑近:“你说成本降七成?”
“错了,是七成三。”张一凡合上《千金方》,羌活叶的影子落在他手背上,“苏东家若嫌改良麻烦,我这儿倒有现成的‘青牛七’——用的正是背阴坡的羌活,混着秦岭的防风、蜀地的川芎,三钱就能熬三副药。”他忽然从摊位底下掏出个粗陶罐,罐口贴着歪扭的鬼脸封条:“药渣还能当花肥,买五两送牛骨刻刀,划算吧?”
围观百姓哄笑,苏挽月却盯着陶罐上的鬼脸封条出神——那刀工竟与她祖父医馆里的老药柜暗合。她忽然意识到,这少年刚才算出的运费数据,精准到连秦岭栈道的骡马脚力都算进去了,分明是跑过商路的行家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