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月魄潮音
东海边有个叫“月湾”的小渔村,村子不大,却世代流传着些奇奇怪怪的规矩。¢x,i·n~w,a+n+b·e+n!.^o~r·g?最奇特的,就是他们供奉的“潮汐娘”。这潮汐娘不是人,也不是什么龙王爷、海龙王,而是一堆藏在村后山洞里的,亮晶晶、白生生的石头。村里人管这些石头叫“玉蟾碎片”,说是从天上月亮上掉下来的。
这月湾村,依山傍海,靠打鱼为生。日子虽然苦,但也还算安稳。可这安稳,全靠那堆“玉蟾碎片”和村里选出来的“渔女”维持着。村里有个老规矩,每家每户的姑娘,到了十六岁,就要去试试能不能当“渔女”。这可不是什么美差,反倒是个苦差事,甚至有点危险。
为啥呢?因为村子里的生计,全指着大海。可大海脾气又不好,特别是每个月的大潮汛来的时候,海浪能高得吓人,能把船掀翻,能把岸边的房子都冲塌。按理说,这潮汐是天上的月亮引力在作怪,可奇怪的是,月湾村的潮汐,似乎跟那堆玉蟾碎片有着莫大的关系。
每到月圆大潮,那藏在山洞里的玉蟾碎片就会发出嗡嗡的响声,像是一群小虫子在低鸣。这响声一起,海上的潮水就跟着躁动起来,浪头一个比一个高,仿佛有无数双看不见的手在推着海水往岸上扑。这时候,新选出来的渔女就要拿出祖传的特制螺号,躲到最高的礁石上去吹。
那螺号长得跟普通的海螺差不多,但颜色特别深,上面刻着弯弯的月亮和跳跃的鱼儿。渔女吹的调子也很特别,不是欢快的,也不是悲伤的,是一种很柔和、很绵长,像是催眠曲一样的声音。据说,这曲子能安抚那些躁动的玉蟾碎片,让它们安静下来,潮水也就跟着平息了。
这规矩一传就是几百年,月湾村的人早就习惯了。他们不知道玉蟾碎片到底是什么东西,只知道它关乎着他们的生死存亡。老一辈的人说,很久很久以前,月亮上的一只玉蟾(就是月亮上那黑影,像只蛤蟆)不小心掉了一块碎片下来,正好落在了月湾村附近的海里,后来被海水冲到了山洞里。这些碎片有灵性,它们喜欢跟着月亮的节奏,一涨潮就兴奋,不哄着它们,它们就把海水掀翻天。¢看¨书¢屋! ~首′发\
新上任的渔女叫阿月,今年刚满十六岁。她长得清秀,嗓音也甜,被选上当渔女,村里人都觉得是件好事,说明她命好,能保佑村子风平浪静。阿月自己一开始也这么觉得,她很认真地学习吹那支古老的螺号,每天对着大海练习,直到那曲子能吹得又稳又柔,像山涧的溪水一样。
第一次面对大潮汛,阿月紧张得手心冒汗。她站在高高的礁石上,看着远处海平面上一层层涌来的白浪,像连绵不绝的雪山在移动。海风呼呼地吹,带着咸腥味,吹得她头发乱飞。她深吸一口气,把螺号凑到嘴边,吹响了那熟悉的调子。
声音传出,海浪似乎真的慢了下来。她看到那些巨大的浪头在靠近岸边时,没有像往常那样凶猛地扑碎,而是温柔地、一卷一卷地退了回去。山洞里,她仿佛能感觉到那玉蟾碎片发出的嗡鸣也小了一些。村民们欢呼起来,纷纷向她投来感激的目光。阿月心里一阵暖意,觉得当渔女也挺有意义的。
可日子久了,阿月发现事情好像没那么简单。她吹螺号的时候,越来越觉得那玉蟾碎片发出的嗡鸣,不全是烦躁,里面好像还夹杂着一种……渴望?一种想要挣脱束缚,想要远去的渴望。
有一次,她趁着涨潮的间隙,偷偷溜进了那个山洞。山洞不大,里面阴凉潮湿,地上散落着大大小小几十块玉蟾碎片,有拳头大的,也有巴掌大的,在昏暗的光线下泛着柔和的银白色光芒。它们静静地躺在那里,但阿月能感觉到,它们像是有生命一样,在轻轻“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