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河灯引路(第3页)
王婆婆回过神来,紧紧地握住手里的河灯。她知道,这可能是她唯一的机会了,她不能再错过。
她小心翼翼地用火石点燃了河灯里的蜡烛。火光跳动起来,映照在她布满皱纹的脸上,也映照在她眼中重新燃起的微光里。
她站起身,慢慢地走到河边,将那盏特殊的河灯放入水中。河灯轻轻摇晃了一下,然后顺着水流,缓缓地向下游漂去。
王婆婆目不转睛地盯着那盏灯。她的眼睛虽然看不清河灯的具体模样,只能看到一个模糊的光点,但她的心,却像一只被提着的老猫,紧张地跳动着。
河面上还有零星的几盏灯火在漂浮,但王婆婆知道,她要找的,不是那些普通的灯。她要找的,是那盏能让她“看见”阿水的灯。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河灯越漂越远,光线也越来越暗。王婆婆的心一点点沉了下去,她开始怀疑,河婆婆的话,也许只是安慰她的一个梦。
就在她几乎要放弃的时候,忽然,她的心猛地一跳。她感觉到,有一丝不同寻常的温暖,从那盏河灯的方向传来。那温暖很微弱,很模糊,但确实存在,像一根细细的丝线,轻轻触动着她的心弦。
她集中全部的意念,努力去“看”去“感受”那盏河灯。渐渐地,她似乎真的“看见”了。那盏灯的光,似乎变得更加明亮了一些,虽然依旧遥远,但那光芒里,似乎多了一种难以言喻的亲切感,一种让她无比熟悉的感觉。
她的眼泪再次涌了出来,但这一次,里面没有绝望,只有一种难以置信的激动和喜悦。她知道,那是阿水!她的儿子,虽然不能亲眼相见,但他的魂魄,真的被这盏灯吸引来了,他感受到了她的思念,也回应了她的呼唤!
那盏河灯继续漂流着,那丝温暖和光亮,也一直伴随着它。王婆婆站在河边,一动不动,任由泪水打湿了衣襟。她虽然看不见阿水的样子,但她的心,却无比清晰地“看见”了儿子年轻的脸庞,感受到了他小时候依偎在她怀里的温暖。
那一晚,王婆婆没有再感到孤单和绝望。她一直站在河边,直到那盏
特殊的河灯漂得看不见了,那丝温暖也渐渐消失,她才慢慢地走回家。
从那以后,每年的七月十四,柳溪村放河灯的时候,王婆婆都会自己制作一盏用特殊草药浸泡过的河灯。她不知道那草药具体是什么,也不知道河婆婆去了哪里,但她知道,那盏灯,是她与儿子之间唯一的联系。
她不再只是坐在河边默默流泪,而是会亲手点燃河灯,看着它漂向远方。虽然她依旧看不见阿水的样子,但她的心,却能“看见”那盏灯里蕴含的光亮和温暖,能“听见”儿子无声的回应。
她的脸上,也渐渐有了些笑容。她开始和村里的人说话,开始帮着照看孩子们,开始打理自己的小院子。她知道,阿水虽然不在身边,但他的魂魄,会一直陪伴着她,就像那盏河灯,永远照亮着回家的路。
而关于王婆婆和那盏特殊河灯的故事,也在柳溪村流传开来。人们都说,那是一位善良的鬼魂婆婆,被王婆婆的母爱所感动,赐予了她一个与儿子沟通的方式。每年的七月十四,柳溪村放河灯的习俗,也因此变得更加庄重和充满温情。人们不仅会放灯祭奠逝去的亲人,也会在心里默默祈祷,希望那些在另一个世界的灵魂,都能感受到人间的思念和温暖,找到回家的路。而王婆婆,则成了村里最慈祥、最让人尊敬的老奶奶,她的故事,也成了一曲关于母爱、思念和希望的永恒歌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