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鱼皮衣上的并蒂莲(第2页)
可第二日,两人就蹲在火塘边试起来了。依兰选了块最软的鲟鳇鱼皮,莫日根用汉地的靛蓝染了丝线。他原想在鱼皮上绣朵莲花,依兰却按住他的手:“赫哲人最忌讳莲花,说是水鬼的花。”她指着鱼皮上的天然纹路,“你看这道弯,像不像月牙?这道叉,像不像鹰爪?”
莫日根凑过去细瞧,鱼皮的鳞路果然暗藏玄机——靠近脊背的是细密的菱形纹,像鱼的鳞;靠近腹部的是波浪纹,像江水的皱;最妙的是腋下那片,纹路交叉成网,像极了渔网。+天?禧?晓?说*枉\ ·追·罪/辛?漳?节′“这是赫哲的图腾!”他突然想起《吉林通志》里的记载,“你们管这叫‘鱼皮纹’,是祖先传下的护身符。”
“那你给我想个汉人的花样,”依兰递过绣绷,“要能和这鱼皮纹搭上的。”
莫日根想了想,翻出《诗经》里的“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在鱼皮边缘绣了串并蒂莲。花瓣用的是汉地的渐变绣法,从粉到白,像江水涨潮时的颜色;花茎却顺着鱼皮的天然纹路走,像条活过来的鱼。“这样,”他指着并蒂莲,“汉人的花,赫哲的魂,缠在一块儿,就像......就像你我。”
依兰的脸腾地红了。她低头绣着鱼皮的前襟,突然说:“我阿玛临终前说,汉人的魂儿在书里,赫哲的魂儿在水里。要是能拧成一股绳......”
鱼皮衣做好那天,松花江开江了。依兰穿着新制的鱼皮衣站在江边,阳光透过薄冰照在她身上——鱼皮的天然纹路泛着珍珠光,汉绣的并蒂莲像两团跳动的火。莫日根站在她身后,手里攥着件青布长衫,那是他用汉地的暗花绣法,在衣襟处绣了条跃出水面的鱼。
“好看吗?”依兰转身问。
莫日根喉结动了动:“比画里的仙女还好看。”
可好看归好看,部族的长老却不买账。第二天,莫日根被叫到族老的“木刻楞”(注:赫哲族的木板房)里,七十岁的吴堪柱正蹲在火塘边抽旱烟:“汉人的东西,能入赫哲的门?你瞧这鱼皮衣,祖祖辈辈传下的规矩,鳞路得顺着江水流,纹路得跟着鹰飞的道儿。你倒好,拿汉人的花花草草糊上,成何体统?”
“长老,”莫日根弯腰行礼,“这衣裳不是糊的,是两家的心意缠在一块儿的。您看这鳞路,”他指着鱼皮,“像不像黑龙江的支流?这并蒂莲的花瓣,像不像满山的达子香(注:兴安杜鹃)?汉
人的绣活儿,是给鱼皮衣添了把火,让赫哲的故事,能从江里游到山上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吴堪柱没接话,掐灭了旱烟。他有个孙女去年冬天得了寒症,是依兰用鱼皮衣裹着她,在雪地里跑了二十里路找萨满。“那衣裳再金贵,”他哼了一声,“也得经得住冬天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