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影流光 作品

第138章 回音壁(第3页)

年轻人的菩提子串“哗啦”落地。他想起老住持圆寂前说的话:“你扫的不是落叶,是你沾在鞋上的血。”原来那妇人临死前喊的“阿牛”,不是他名字,是她儿子的乳名;原来那孩子挣扎时抓掉她的一缕头发,现在还别在他僧衣的夹层里。

“娘,我来接你回家。”他跪在石壁前,额头抵着冰凉的岩石,“弟弟的坟头草该高了,我给您带了新种的桂花糕。”

石壁的光突然大盛,像一轮太阳撞碎在崖壁上。

三日后,无妄庙来了三个陌生人。

侠客背着阿月的拨浪鼓,鼓面上重新描了红;老妇提着一篮热乎的桂花糕,篮底压着张泛黄的画像,是她和阿牛;年轻僧人捧着个新刻的木牌,上书“无妄寺重建”,身后跟着几个扛木料的村民。

他们站在回音壁前,同时开口。

“阿月,哥哥带你去看东海的潮。”

“阿牛,娘给你蒸了桂花糕,还热乎。”

“师父,我们重建了寺庙,您看这新匾……”

石壁嗡嗡作响,像在应和。

后来,青螺山的人都说,无妄寺的回音壁能传心声。有人去倾诉思念,有人去忏悔过错,有人去寻亲。那面石壁始终泛着温润的光,像面镜子,照见人心最软的地方。

再后来,侠客成了护山的武僧,老妇在庙前种了满院的桂树,年轻僧人成了新住持。每年中秋,他们会敲响阿月的拨浪鼓,把桂花糕供在石壁前——

不是为了回音,是为了让那些没说出口的话,能被风听见,被月记住,被人间温柔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