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888678 作品

第 144章 靠山屯学习小组(第2页)

刘向前没有去搭理这些,他的日子没有啥变化,每天还是以前的节奏,上工,锻炼,读书,休息。

这么长时间以来,他的生活节奏己经固定了下来。

不过,随着新知青的到来,他倒是多了一个共同学习的读书伙伴。

自然是王红星了。

王红星虽然自己在院子里的小房子单独居住,可是毕竟离着新知青的房子太近,每天也是吵的很。

现在既然来到了刘向前的村子,刘向

前也是单独居住,还住在最前面,他也就每天看书的时候,跑来刘向前这里。

两个人一起看书,还能互相督促一下,有什么不懂,不会,或者想不明白的问题,还可以一起研究研究。*k^e/n′y¨u`e*d\u/.′c`o!m?

虽然都是高中毕业,可是,这个时候的高中教育,各个学校也是不一样的。

有的学校,不仅学生不怎么读书,每天大街小巷的乱窜,就连老师,也是一样,对这些都不关心,来不来上学的,全靠自觉。

毕竟教师这会被叫做臭老九,也是斗争的目标。

做老师的,也是一天天悬着心。

有的学校,老师还是有些责任感,顶着压力,依旧用心的教着。

所以,这学生能学到多少,各个学校的进度就不一样的。

两个人凑在一起,互相查缺补漏的,对彼此都有提高。

刘向前对这个并不拒绝。

王红星也是个有分寸的。

每天就是吃过晚饭,带着书本过来,到了十点多,就回去睡觉了。

刘向前的秘密太多,他根本不可能跟别人一起住,就是在山上,跟老爷子就两个人,也都是自己住自己的。

要是这个王红星没有什么分寸感,要住过来,估计刘向前也会早早地断了这份友谊的。

人与人之间相处,最重要的就是这份分寸感。

随着时间慢慢过去。

知青点的院子里,慢慢的形成了两个泾渭分明的不同团体。

后院那些破罐子破摔的,依旧是白天磨洋工,晚上打牌喝酒,乐呵一天是一天。

前院的刘向前和王红星,依旧每天在黑暗中努力,期盼黎明到来的一天。

时间久了。

住在中间的原来靠山屯的知青,也嗅出了一些味道。

他们别的不知道,但是也隐隐之中感觉到,这两种不同的生活状态,将会是未来不同的人生。

慢慢的,大家也都有了不同的选择。

张斌是第一个来找刘向前的。

他以前就知道刘向前在复习高中知识,在看书复习,也跟刘向前借过书本。

一首都是没事的时候,就自己翻看翻看。

可是,进度很慢。

这会,他自己也觉出了不同,就过来跟刘向前说了,想跟他们一起看书复习的想法。

刘向前是来者不拒的,都是要为了未来努力的,只要不是过来搅事的,他都欢迎。

张斌是第一个,紧接着,彭勃和王琳也来了,之后是王红星,刘亮等人也都过来了。

全都是要参加一起学习的,刘向前虽然是单独住,可是毕竟是一个人住,房子也没有多大,这下,九个人要在一起学习,屋子就显得有些小了。

刘向前还在想着要怎么安排,结果,大家早就有了成算,自己从后院把桌子搬了过来,屋里几个人,厨房几个人,安排的井井有条。

哦,对了,还是要介绍一下,现在他们的院子里一共有两个叫王红星的,跟着刘向前一起坐火车过来,以前向阳大队的王红星,是从西九城来的。

到靠山屯下乡的知青王红星老家是南边的。

大家为了方便区分,就叫他们大王,小王了。

从西九城来的王红星年纪大一些,就成了大王。

这年头,重名的人是真的多,什么向前,援朝,建军,建国,为民之类的名字实在是太普遍了。

不仅一个小小的知青点有这么样的情况,就是一个小村子,一个单位,这种情况也是不少。

就说王琳这个名字,县里的纺织厂,一个厂子,就有三个叫王琳的。

甚至有些人为了区分,居然叫出了黑王琳,白王琳这样的名字。

不说这些,总之,知青点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条线,一条努力奋斗,一条得过且过。

刘向前的前院学习小组,也就算是正式成立了。

九个人一起学习,不过,也就是凑在一起看书复习,偶尔不懂的,不会的就互相问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