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斗酒 作品

第233章 改道(第3页)

洪安郡西南有一个山城,三面环山道路崎岖,名为老君城。这个名头可有个来历,据说这里还不是淮国地界的时候,曾经出过一个二百三十多岁的寿星翁,活的久了见得多,见识也就广了。这老人非常睿智,当时号称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城中百姓都十分尊敬这个老人,所以尊称他为老君,这事传到了当时的诸葛皇庭,龙颜为之大悦,下旨把这座山城改名为老君城。

海寇进犯福州,广陵方面为了诱敌深入,舍弃东面七郡,退守乌峡、广陵、平安三郡。登陆的海寇虽然还没打来,老君城自知府以下的所有官员,早就望风而逃,只剩下五万多口百姓无人照看。

也亏的是老君城偏僻,所以海寇一直都没有攻打过来,这里百姓自治倒也没闹出多大动乱。

正午的时候,老君城县衙内,两个须发皆白的老者正在大堂商议。

左侧是个体型富态的老者,喝了口茶道:“姜长老,朝廷方面听说刚打了胜仗,看来光复有望啊。”老君城有两大家族,一个姓姜,一个姓申,流传已经三百多年,城内大部分百姓家里祖上都跟两家有姻亲关系,所以他们在本地威望甚高,说一不二。当官的都跑了之后,百姓们就拥戴两家的家主出面主持事物。

说话的老者名叫申开军,就是当代申家的家主,今年已经七十有六,依然十分硬朗。该吃吃该喝喝,一点也没有年老之人的样子。

在他对面,是一个身材高大的消瘦老人,一身儒袍气宇轩昂,闻言摇了摇头:“这些都是表面,想要打败海寇何其之难你应该心里有数。据投奔咱们这里的难民说,海寇这次的阵仗可是前所未有,上百万的队伍谁人能挡?”说话的这人,姓姜名玉堂,是姜家家主。年少时曾考取过秀才功名,乡里乡亲都尊称一声姜先生,以示尊重。

身形富态圆润的申开军闻言不屑道:“那帮难民没见过市面,难道你姜秀才也是一样?还百万大军,你相信么?”姜玉堂不紧不慢:“有没有百万大军不重要,重要的是官府的态度,直接放弃七郡之地,这不是已经表明了敌军势大,不能硬抗么?”

申开军闻言也叹了口气,摇头唏嘘道:“淮国可是明州三大国之一,没想到遇见事了如此不济,真是寒了咱们百姓的心啊。偌大的地盘,上千万的百姓说放弃就放弃,真是……窝囊啊!”

姜玉堂也叹声道:“谁说不是呢?现在咱们要考虑的是,外面大部分城池都已经落于海寇之手,他们迟早会来到咱们老君城,到时候咱们如何自处呢?”

申开军没好气的灌了口茶,丧气道:“自处?怎么着姜秀才,你还想跟海寇打上一仗啊?我劝你早早的放弃这个想法,我可是听说了,咱们这边的海寇首领是个淮国人,对待投城的百姓也从来不滥杀。依我看咱们不要等他们过来,直接派人出去找大军投城算了!”

姜玉堂闻言脸色有些不好:“他们打上门来,为了百姓安全投城也就算了。听你这意思,咱们还要上杆子把老君城拱手奉上不成?这可是通敌

卖国的重罪。”

申开军不以为意的掏了掏耳朵,嘴里满不在乎道:“咱们的祖上,可是给诸葛皇族做军械起家的。淮国的朝廷处处提防我们,从来不重用姜、申两家,你现在居然说通敌卖国,卖的什么国?”

姜玉堂怒极反笑,拍着桌子道:“好啊,原来你在这等着我呢?都是些老黄历了,翻来翻去有意思么?诸葛家早就绝后,你还想怎么着?”

“两位家主,大事不好!外面来了一队海寇,人数足有千人!”门外跑来一个中年汉子,进屋后大喊。两个斗嘴的老人顿时脸色苍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