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福州境地(第2页)
墨非攻忧心忡忡道:“屋漏偏逢连夜雨,看来是朝廷方面的手笔了。”赵匡怒极反笑道:“我这个皇兄可真了不得,大敌当头了还要玩他的那套帝皇心术!!我倒真想看看,福州一旦失手,面对南北夹击的态势,他会不会后悔今日所做之事。”
赵文华劝道:“父王息怒,这些都是猜测,说不定情况没有那么糟糕,我们只不过是杞人忧天罢了。”墨非攻也在旁严肃道:“没错,我们如今能做的就是积极备战,千万不能自乱阵脚。”赵匡愁眉不展仰天长叹。
与此同时,数千里外的京城皇宫。专供皇帝与心腹大臣商议国家大事的乾元殿内。“事情办的怎么样了?”说话之人年约五旬仪表堂堂,身穿绣有九条金龙的皇袍。整个淮国敢这么穿的,只有皇帝赵启一人。只见他双目神光内敛不怒自威,话语中气十足,哪里像外界传的那般沉迷女色。
“回陛下,事情已经办妥。”回话的人是一个满头华发的老头。鹤发童颜头戴高冠,一袭书卷气十足的青色儒衫。高坐龙椅之上的赵启点点头道:“那就好,孔爱卿兹事体大一定不能出任何纰漏。”
老人神态自若道:“陛下放心,所有事宜都由臣亲手操办。绝不会出任何差池。”赵启欣慰的点头道:“那我就放心了!听说本次科举的状元楚青山,是你新收了亲传弟子?能让文院山主亲眼看中,真是天大的福气。”
这个鹤发童颜的老人,赫然就是名满天下的文院山主!当今皇帝的老师!淮国儒家真正的掌门人,孔太!
提起自己的小弟子,老人面上也多了丝笑意道:“青山这孩子聪明伶俐勤勉好学,又身怀书生意气,是个不可多得的好苗子。加上为人正直心怀百姓,未来的淮国儒门,必定会在他手上发扬光大的。
”
赵启明显没有想到老人居然这么看重这个弟子,忍不住好奇问:“能让孔夫子这么夸奖的人可不多见,这个楚青山到底哪点被你看上了?”老人捋须笑道:“无他,顺眼尔。”老人明显不愿意回答,赵启也没有追问,毕竟是淮国之主,话题一转又回到军国大事上:“淮国这次改革,孔夫子有多大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