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知秋 作品

第268章 皇帝驾崩(第3页)

“大人有何办法,快快说来。”夏荀自己无所谓,可也担心家人。不由的问道。

“梁公公与洪公公,可自请去皇陵为皇上守陵。如此不在京中,离了皇宫也就没有任何权势,料想那康王也当不会过份为难二位。只是夏统领就得受些委屈了!”

“我受委屈没关系,就是掉了脑袋也无妨,只要能保家人安康就好。”

“夏统领不必等到国丧之期,返京后便可以皇上遇刺,未能尽责为由。自请贬职,最好是远离京城,到东南,如闽中、梅州等偏远之地任职。或许方能保家眷无恙!”

夏荀想了想道:“也行!多谢范大人指教。那大人您呢?”

范忠看着他们笑了笑道:“老夫自有自保之计,你们就不必担心了!”

“即如此,此事也不能隐瞒太久。那我们就即刻向郢都报丧吧!”夏荀随后说道。

“行!也只好如此了!那老奴这便去通知随行官员!”洪公公忙道。

看着他们分头去准备了,范忠转过身来,抬头望着天,不由的轻叹一声!

其实他内心非常清楚,做为详嘉帝最信任的近臣之一,又身在监正司这个十分重要且敏感的位置上,手里握着诸多朝中之秘。又正好因调查行刺而卷入其中。那康王就算能放过任何人,只怕也不会放过自己。

因此,为了保全家眷,他心中已做好了准备。

详嘉帝驾崩的消息一传到郢都,康王装出一副哭天抢地的样子。随即又亲自上门,请唐相出面,前往玉泉宫迎回皇上的灵柩。并举国发丧,做出一派哀痛的样子来。

而他自己却并未亲自前往玉泉山恭迎皇上的灵柩,其实他也是担心。玉泉山那近两千的禁军,可都是听命于夏荀的!自己的所做与皇上的圣旨那可是相差十万八千里。所以像范忠、夏荀、和梁公公这些人,虽无证据,但肯定也能猜出三分来。若是他们因此而不满,到了玉泉山对自己有所不利,那可就会引来麻烦。并且去迎取灵柩,也不可能调集京中的大队人马前去啊!那反而会让本不知情的人胡乱猜疑起来。

至于各地的卫军,特别是在郢都附近的郢都镇来说,康王倒并不担心。因为要调动这些军队,那必须得有两个条件。一是调兵的虎符,二是皇上的圣旨。皇上去玉泉山休养,并未带虎符。如今虎符已在自己的掌控之中。而皇上即已驾崩,那么在新君即位之前,也无人能将其调动。所以对此他并不担心。毕竟现在放眼整个虞国,除了他,还有谁能即承这皇位呢?

于是便以自己要留在京中操办为由,请唐相,带着几名先帝的老臣前去迎灵。而他通过这几天调动,也已将唐相给基本架空了,那些有些实权的唐相门生,不是被免了职,便是给调了个闲散之位。最主要的是,京中的城防营与禁军,现在已完全在他的掌控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