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大隐于市(第2页)
“那他又错在那儿呢?”任逍遥接着问道。
东方慕白笑道:“他的错,便是他一直把止战和平当成了一种长期的追求。说得直白一些,便是把他个人的理想强加于宁国的国策之上。当时的宁国皇帝任信任他还好,可一但换了新君,没两年,他便落得一个悲惨的下场。正如方才任兄所言,他在相位的这十几年,让宁国错过一个最好的时机。”
“是啊!不知东方兄是怎样看待宁国错失的这十几年的呢?”
“其实在洛水和议之后的四年左右,宁国便已基本解决了内部问题。同时通过收纳流民、鼓励开荒、减免税收等策,已使得宁国国力日强,民心渐稳。其实,宁国若在和议后的七八年左右,便完全可以先灭北赵,再灭晋国。然后休息两三年,趁着虞、景两国尚未结盟。在其间进行挑拔等策,让两国不和。然后集倾国之力,分灭其一。这两国中,只要一国灭,那北宁天下一统,便只是时间问题了。”
任逍遥听罢,不由的点头赞道:“东方公子高见啊!正是那王逊的错误,让宁国整整耽误了这十几年的最佳时机。待新君即位之后,虞、景二国已然结盟。而周边各国也都各自国力有所上升,以至于在虞、景的牵制之下,至到近三十年后,北宁才灭掉晋国。如今天下数分,北宁虽强。但再想要一统天下,却已是难上加难了!”
想了想,任逍遥又问道:“不知东方兄认为,当今之天下,谁最有可能一统天下呢?”
东方慕白笑了笑道:“这个嘛,以在下看来。像南中、北燕、东莱这些小国,能求自保就不错了。一统天下自然与他们无缘。而本来、虞、景、宁三国都是有机会的。但景国现在已然分裂,虽然双方暂时议和,但日后必定还会生乱。自然也就没这机会了。如今来看,明面上北宁实力远强于周边各国,自然是机会最大。但在下认为,只要不出大的内乱,而能再出一位有远见,有作为之君主。虞国其实比北宁更有可能完成这天下一统之大任!”
任逍遥一听,不由的追问道:“东方兄竟如此看好我们虞国?”
“呵呵!并非我是虞国人,便另眼相看。而是其余当前宁、虞两国之政略而言。北宁虽强,但他却是实行的分封制。虽在前陈的基础之上有所改良,削减了各诸候的实力与权力。但根本上,并无实质性的改变。在君明之时,倒没什么。一但出一位,别说是昏君,就是一个没什么能力的君主,稍有风浪,宁国必乱。”
“那咱们虞国呢?”
“虞国主要是在当年的楚制之上,进行过大量的改良,并通过太祖与武帝等近三代君主,在实际实施之中,又不断的修改。才有了今天的大虞国体。在这样的体制之下,只要不出现什么昏君、暴君,不说一统天下。守成当是无碍的。若是出得一位有能之明君,那就完全可能成就这天下一统之大业。”
听到他的分析,任逍遥也不住的点头。只不过,这些话,已然是非常敏感了,在这样的场合,当然也不适于再深入的探讨下去。
于是任逍遥起身一施礼:“今日能结识东方兄,实乃我二人之幸。只是现在时辰已晚,再过半个时辰,便要宵禁了。不知东方兄家住何处?我们明日再来拜会,到时我们再把酒言欢,畅论天下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