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大司马
燕帝其实早就有削减李氏兵权的想法,但又怕事情闹僵了,一但出了乱子。以现在燕国的内外环境来看,那可真是承受不起的。而且当前辽东确实主要军队都在李氏的掌控之下,他所能掌控的,也就是赵魁的狼骑与燕京城的五千禁军。而狼骑也并非全都在并县,还有一半驻防于昌黎西北。那儿不但有马场,而且也是从侧面支援蓟州北部最近的地方。
所以在对李氏要有所动作之前,他必须得作好各种准备。虽然他不愿意最终发生动乱,但也不得不防备这种情况的发生。而仅以这一万狼骑与五千禁军,要对付五万辽东军。是明显没有胜算。
因此早在几年前,燕帝便通过各种手段,从蓟州军中抽调出几名将领到辽东军中任职。只是出于对李氏的忌惮,他也不能安排过多,便不能安排级别太大的将领。而是想一步一步的来。
当听到赵魁说,在辽东还有一支可以倚仗的力量时,燕帝也是心中一喜。忙追问道:“赵将军所说的是……。?”
“陛下!可别忘了,在我大燕的东北边境可还有两万镇边军啊!”
“镇边军!可是这镇边军也有不少是与李氏关系密切的啊!”黄司空不由的问道。
其实这镇边军便是那些较大的部落、部族在归服燕国以后,燕国一般会在当地设立郡县。而这些部落、部族之前的武装,便会改编为镇边军。一来是维护地方治安,二来便是保持一定的武力,对更偏远的那些部落形成一定的威胁。让他们不敢轻易犯边。
就比如奚若部归顺之后,便设立了奚若郡。而奚若部之前的近七千族兵,也精简为了四千精骑。一些小部族改为县之后,原有的一两千人,也精减为几百至一千人的镇边军。毕竟之前这些部族大都属于那种全民皆兵的状态,只要是比矛高,还能骑马、拉得了弓的男子。一遇战事,便都需上马作战。所以看似兵力多,但战斗力却未必能与这数量相匹配。
所以,这些部族在归服之后,都对之前的族兵进行了精减,让那些体弱和年纪太小或太大的,都安心的去开荒放牧。即增加了农业人口,也减少了军费开支。同时,战斗力也并无大的下降。
而这些镇边军,平时都归属于当地郡守或县令所管辖。他们的军备开支也是由当地所供给。不过,燕国朝庭对这些郡县所抽取的税收,也远比其它地方要低很多,因为他们毕竟要自己养这些军队。当然,这些部族的镇边军还是维持着他们之前的习惯,有半数的人,平时放牧,战时集结。另一半则训练巡逻,如此轮换。因而开支自然也比燕国的常备军开支要少许多。
“司空大人说的是,当年在收服不少部族时,李氏确实出了很大的力。其中一些也与李氏关系因此非常好。但多数部族他们归服的是我大燕,而非李氏。据臣推测,至少如奚若郡、西安平郡、玄菟郡等郡守还是忠于大燕、忠于皇上的。而这几大郡加上一些县等,至少也占了镇边军的一半还有多。”
燕帝听罢点点头道:“这确实是有股不小的力量。但毕竟他们还守卫着我大燕的边境,不受那些蛮族、马匪的骚扰。这样吧!让朕再想想,待过两日的朝会之后,朕再将相关人等召来,将此事托出。看看他们李氏的反应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