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知秋 作品

第153章 书房密聊(第2页)

“娘娘所言正是,赵将军也说过同样的问题。只是不知那李氏如此在朝堂做大,难道燕帝就一点也不……?”

皇后有些无奈的笑着摇了摇头道:“皇上又岂能不知。只是这李氏一党,当初也确实为我大燕复存起了莫大的作用与功劳。当年河北之战,我们大燕惨败。眼看当时的京城蓟都形势危急。为长远计,在众大臣的建议之下,皇上不得已做出了迁都襄平的决定。然而当时,我大燕兵力损失严重,剩下的数万主力以及一万多骁骑都得留在前线抵抗北宁与东莱的联军。随皇上东迁的不过数千禁军。而在辽东各郡,当时朝庭的兵马能抽的,也大都抽往前线出了。余下的几郡加起来也不过一万多人,还分散于各地。”

“那李氏一门呢?”

“李氏是辽东最大的氏族,不但影响力大。也有不少人是辽东各地的官员。当时辽东的形势还是很复杂的,周边各大大小小的部落都打着各自的算盘。其中有一个奚戎部,是一个比较大的部族,并且拥兵近三万。这奚戎部的首领本就有野心,之前便已吞并了几个小部落。在我大燕正值危亡之时,北宁也遣使前往奚戎,又是送礼、又是挑唆。于是这奚戎部便想趁我大燕在辽东立足未稳,趁机来扑咬一口,甚至占据整个辽东。到那时,他也便可在辽东割据称帝了!”

“还真是野心不小啊!那后来呢?”

“当是我们刚刚迁至襄平,万事未兴。虽然蓟州暂时算是稳住了,但却不敢从前线抽调兵力下来。以至在辽东加上禁军也不过两万余人。要面对着如狼似虎的三万奚戎兵,确实相当困难。可就在这时,李氏站了出来。他们在地方做官的,召集青壮,与地方驻军一起组成了勤王军。而那些未入朝堂的地方乡坤也是出钱出力,还出人。很快便召集起了一支三万余人的队伍。并配合着朝庭的主力,同时皇上又密调了骁骑到辽东。于是在这三支力量的共同打击之下,终最击败了奚戎部。剿其首领的首级。这便大大震摄了其它那些有异心的大小部落。辽东的局势这才稳定了下来。于是皇上也便迎娶了李氏之女、丽贵妃。并因功提拔了不少李氏一族的官员。后来,随着皇上在辽东不段的励精图治,便有了今天的局面。当然,同时李氏一族随着功劳的增加,在朝中的势力也是越来越大了!”

想了想后,皇后叹道:“虽然皇上也为李氏坐大有些担忧。但毕竟人家也是有大功的!可以说,若无李氏一门,便无我大燕今日辽东之局面。其一,不能无故降罪。其二,若故意裁减李氏的势力,恐怕会引起东辽的变动。其三,李氏虽有意扶丽妃之子上位。但那也只是储位之争,人家并没有谋逆之举。所以,皇上现在也只能是尽量的维持着朝局的平衡。因此,这次的盟约若是受到李氏一族的反对,本宫也不知皇上最终会下何决定!”

任逍遥听罢,不由的叹道:“确实是这样啊!无论在那里,最难动的便是他人的即得利益啊!”

皇后一愣,随即想了想后赞道:“先生所言,真是一针见血啊!”

看着任逍遥有些无奈的样子,皇后笑道:“其实,这也并非是死局。若真是明路上走不通,本宫倒是还有别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