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知秋 作品

第150章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第2页)

听到这里,任逍遥不禁有些担心的问道:“赵将军有何担忧?”

“我想,在三个将军里,本将与蓟州将军都应该没问题。大司空与那三部的主事只要将此事的利弊说清楚,毕竟总的来说,这也是对咱们燕国有利的事。他们也应该问题不大。最关键的,我就是担心大司马与辽东将军有可能会反对这事!”

“即是于国有利之事,他们因何而反对呢?”任逍遥不解的问道。

赵魁并没有直接回答他,而是看了看一旁的姬曲后问道:“殿下!你在蓟州督军也有一年多了,你且说说当前蓟州的军情形态呢?”

听到赵魁忽然问起这个问题,姬曲虽有些意外,但还是很快的回答道:“当前我大燕的蓟州军总兵力约为四万七千人。其中三万五千人布防于蓟州以及周边主要节点之上。另有约一万两千人驻守于辽阳,一有战事,可随时前出支援蓟州。当然,若是敌军大举来犯,辽东军以及将军的狼骑也可西进支援。”

“那蓟州方向所面临的压力呢?”

姬曲继续回答道:“北宁军在蓟州周边,一直保持着七至八万的军力。而南边的东莱也一直维持着两万人马。所以蓟州时刻都面对着北宁与东莱大近十万人马的威胁。因而,本王认为,这个盟约越早签定越好。一但敌军来犯,也能减轻一些压力!”

赵魁听罢,微微一笑:“看来蓟王殿下在蓟州这一年多,还是有所收获的。可是如今我大燕在辽东早已算是稳固下来了,可为什么在面对着北宁与东莱如此强大的压力之下,依旧没有从辽东军中抽调部份,以加强蓟州的军力呢?”

“这……。!”听到这个问题,姬曲也一时无语了。

“是啊!这又是为何呢?我虽来燕京不久,但也大体了解到了目前贵国在辽东的情况。眼下辽东已基本稳定,许多部落皆已归顺或臣服于燕国。仅这些大小部落本身的军力,经过整编之后,维护地方治安和平定一些有异心的小部落,已然没有太大问题。依我所见,除去拱卫皇城的五千禁军以外。在辽东数郡,只需再保留一支两万人的留守部队,再加上有将军的狼骑居中侧应调度做为威摄,已足够维持辽东的稳定了!为何还一直保留着比蓟州前线还规模更大的辽东军呢?”任逍遥也有些不解的问道。

赵魁不由的轻叹一声:“唉!此事可就说来话长啦!而且本身与军事也无太大关系了!”

看着他俩都有些疑惑的表情,赵魁觉得,若是要想促成此事,或许还是得将其中的隐情向他们言明,或许才能一起找到可能解决问题的办法来。

于是他想了想,这才说道:“也罢!事已至此,我也就将其中玄妙告诉你们吧!”

“其实前两年,皇上也曾打算从辽东军中抽调出两至三万兵力到蓟州前线去。可是却受到了大司马和辽东将军的反对,他们认为蓟州一带,久经战事,民生凋敝。若布属军队过多,粮草都得从辽东补充,于国不利。”

“辽东到蓟州也并不算太远啊!而且增加两三万兵力,对于粮草供给会有那么大的影响吗?”任逍遥听到这里,越发奇的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