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知秋 作品

第一十四回 向东坡借诗(第2页)

只见他面朝着殿外,一边慢步走着,一边双手合什的,口中念念有词,由于十分的声小,谁也听不清他念的是什么。

“东坡先生!今天不得已,借您老人家的诗词一用!在下并非是要冒名抄袭,侵犯版权。实属出于无奈!还请您老人家,大人有大量,千万别往心里去啊!其实这也算是弘扬您老人家的诗词嘛!”

当他口中默默的念完之后,已是快走至宫殿的大门了。

东莱国的使者见状,不由的讥笑道:“他这是大话说过了头,想跑吗?”

北宁的使者却笑道:“非也!我看他这是在求神拜

佛,希望神佛能显灵,赐他一首能够过关的诗句吧!”

两国使者都不由的哈哈大笑起来。

他们的讥笑调侃,虽然并是特别大声,但在场的多数人都能够听见。不由的心中有气,却又不好发作。再见那任逍遥的奇怪表现,众人更是心中担忧。

正当众人惊异之时,他却转过身来,又朝殿中迈步走来。

走了约有十来步,忽然停了下来,随后转过身去,望着宫门外高悬于天上的月亮,举起手来指着那天上的明月高声吟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本来还略有些喧闹的大殿内,在他吟出前两句时,便一下子都安静了下来。特别是陈、孙两位大儒,听着他的诗句都不由的惊呆了!直到他吟诵完毕,都还张大了嘴,半天合不上来。

任逍遥有些自我淘醉的吟诵完后,才发现殿上鸦雀无声。他自己也一下子愣在了那里,心里暗自想着:“怎么啦?是这个时代人的审美不同,对这样的佳句都不认同?还是自己记错了,中间吟诵有错吗?要不就是东坡先生已来过这里?早就将此诗流传于世?如果是那样的话,可就太尴尬啦!”

坐于殿上的林玉此时才从刚才那首诗的意境中抽离出来,他不由的高声赞道:“好诗!好词!”随即击掌相贺。

随即整个大殿内都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久久不绝。

林玉显得有些兴奋的朝陈、孙二位问道:“二位都是文坛大家,不知你们认为这首诗词如何啊?”

那东莱的孙馆主也是让任逍遥这首堪称绝世之作的诗词所震惊。自问,即便是自己也无可能作出这样的佳作出来。但毕竟他代表着东莱文坛,而东莱又向来以文圣之乡而自居。因而自然不愿因此失了颜面。

于是沉思片刻后说道:“这首诗词确实堪称佳作。只是与刚才所提的意境稍有不和!诗词之间也略显哀怨,在此寿宴之上,似乎有些不太妥当吧!”

他的话音刚落,郢安书院的陈院长却忙道:“孙先生此言差矣!老夫认为此诗并无不恰之处!诗中有明月、有美酒、有宫阙、有翩翩的舞姿,这都对应着这宫宴的场情。至于后面那句人有悲观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看起来似乎有些哀怨,却是道尽了人间的真情与实情。特别是最后那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更是一种祝福!不仅是对太后的祝福,也是对天下人的祝福!纵是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时光!这确实是老夫生平所见最好的诗词佳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