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八回 南虞军制(第2页)
说着他从书案下拿出一块令牌放于案上。
任逍遥上前一看,只见这是一块青铜所铸的令牌,正面为“监正”二字,背面为“提典”二字,四周还镶着一些花纹,正面和背面的上方花纹中还分别刻着一个“民”字和“叁”字。
这一块令牌即说明了他的身份,也标明了他的官职。那“民”字当是代表为民情属,至于那个“叁”字,或许是民属三典之意,也可能是编号。
“简大人!这便是提典令牌?”
“是的!凭这提典令牌,可在办案之时调动各州及以下的各县捕快及募府军!切记保管好啦,切莫丢失!”
“是!”任逍遥忙收起来放入怀中。随后又问道:“对了大人
!我听说本朝有卫军与募府军,这两者有何区别啊?”
范忠笑了笑道:“看来老夫还得给你再上一课啊!是这样的,我大虞的军队编制是十人为一什,十什为一队、十队为一营、十营为一卫、三卫为一镇。无论是募府军还是卫军,大体的编制都是如此。只是府军最大的编制只到营这一级。”
“这是为何?”
“我大虞的精锐乃为卫军,共有七镇二十一卫。当然这里并不包括驻防京城护卫皇城的羽林卫。这七镇中有一镇驻守南海、苍梧一带、一镇驻防于闽中、会稽一带。这两镇主要是防止南方的夷民和那些土司、头领发生叛乱。另有三镇分别驻于淮州、随州、邓城。这三处都是防止北方的北宁与东莱入侵的。还有两镇分驻于郢都附近与楚州郡,主要是做为机动应变的。”
“哦!那这募府军呢?”
范忠又缓缓的说道:“这募府军乃是驻防于各州县的军队,本朝规定,各州县适龄者都得服徭役或是军役。只是这徭役的期限与军役虽然都为三年,但徭役是没有饷银的。而军役则是有饷银的,虽然不高,但却比起徭役来还是要好的多。但凡服过军役之人,便可不再服徭役。而服徭役的人,若遇大的战事爆发,朝庭需要征召青壮年从军,则照样可以征用。因此以许多人宁服军役也不去服徭役。”
“是这样啊!那大人!为何我却没有服过徭役或是军役呢?”
范忠哈哈一笑道:“你所在之地,没有大的工程,当然也就没有大规模的徭役。再加之刚才我所说,许多人都愿服军役,不但有饷可拿,而且服过军役之后便可不再服徭役。所以在像这些年朝庭即无大的工程,也无大的战事。若非你自己去争取,否则自然也就没人主动来找你啦!”
“对啦!还有就是本朝有规定、凡朝庭文武籍,录入之武门、学馆的入册弟子。若非皇上下旨征召,一般是不用服役的。你即是灵云门弟子,自然本身就不用服役,所以你对此知之甚少也是情有可原的!”
“哦!是这样啊!那这募府军为何最大只编制只到营一级呢?”
“是这样的,募府军是属朝庭管辖,但其粮饷则由地方负担的军队。我朝将各州县分为甲乙两等。甲等便是如淮州、邓城、随州、苍梧、闽中等等这样的边境州郡。甲等州郡所设的乃为府尹,乙等的为知府。甲等府时所征募府军最多不得超过两营、下辖各县所征募府军不得超过两队。”